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趙匡胤沒想到養病兩年,一個以“糊塗”著稱的人,竟敢跟他對著幹。
畢竟是宋王,呂端可以不要體面,他還是要的。
眼看呂端寸步不讓,趙匡胤只得氣呼呼的離去。
要對付呂端,對趙匡胤來說並不難。
雖然臥病時間比較長,但他的門生故舊沒有散去,而是圍繞在趙德昭身邊。
在趙德昭身邊,不就等於在他身邊一樣?
雖然呂端掌握了批閱奏摺的權力,但奏摺批了不執行,等於廢紙一張。
趙匡胤要讓呂端知道,什麼是真正的權力,讓他的政令出不了文德殿。
思索了一個晚上,趙匡胤召來了工部尚書林彥升。
眼下全國都在大搞基礎建設,工部的事務非常繁忙。
只要是忙,便還有另一層意思,那就是權力很多,很大。
工部權力大,尚書又是宋王府的鐵桿,要整呂端還不容易?
“林大人,”趙匡胤問到:“目下江寧至松江的鐵路修得怎麼樣了?”
“回宋王,正在加緊趕工中,第一階段的平整路基快要完工了。”
“有沒有什麼困難?”
“困難倒沒有,只是文德殿老在催,生怕誤了工期。”
“哦,怕誤工期麼。”趙匡胤淡淡到:“這條鐵路通車真有那麼重要嗎?”
林彥升回到:“宋王,江南原本水運發達,這鐵路還不是呂端楊延定一夥為向皇上邀功粉飾太平搞出來的。”
“你為什麼要讓他們如願呢?”
“下官也不想,可都察院的輔超日日在工地上巡查,下官也沒有辦法。”
“不,”趙匡胤冷笑一聲:“你有辦法,鐵路那麼長,輔超只有一雙眼睛,他能看得過來麼?”
林彥升抬頭到:“宋王的意思是?”
趙匡胤拍拍他的肩:“想做什麼,儘管去做,出了什麼事情有本王呢。”
這幾年社稷大搞建設,林彥升幾乎呆在汴梁的時間很少。
雖然心術不正,但他能力的確有,大運河,幽遼鐵路等等大工程,都能保質保量按時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