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間呼喝聲四起,似是來了不少援兵。
頭頂上金鐵交戈,乞乞長海再也無法顧及楊延平。
楊延平藉助長槍從陷阱中艱難爬出來,卻見乞乞長海被一個少年英雄持長槍殺得節節敗退。
這槍法,正是楊延平無比熟悉的楊家槍,他定睛望去,驚喜的大呼到:“四弟,竟然是你。”
少年英雄回頭,不是楊延輝還有何人?
“大哥,”楊延輝呼到:“今日你我兄弟一起擒此惡賊。”
楊延平苦笑一聲,坐在地上卻不起來,楊延輝低頭望去,只見他小腿上鮮血淋漓,急忙大叫到:“鶯歌,快去照顧大哥。”
一女子應了一聲,轉身撤出戰鬥,來到楊延平身旁,笑到:“你便是四郎口中的大伯楊延平吧。”
雖皮帽遮蓋住女子大部分容顏,楊延平聽到女子聲音卻真如夜鶯在唱歌一般,他有些不好意思:“姑娘是?”
“大伯不用不好意思,”女子大方的上前檢視楊延平傷勢:“我是四郎的妻子,我叫鶯歌。”
“啊…”倆人正說話間,一聲慘叫傳來,卻見楊延輝一槍刺穿乞乞長海大腿,乞乞長海慘叫跪倒在地,被楊延輝同伴按住。乞乞長海部將輟裡只和彌裡也早被楊延輝同伴擒住。
鶯歌熟練的替楊延平處理了傷口,楊延平掙扎起身抓住楊延輝的手,仍是止不住欣喜:“四弟,這幾年我一直派人在遼東遍尋你不著,你怎會突然出現在此處?我不是在做夢吧。”
“大哥,”楊延輝笑到:“你不是在做夢,這幾年我不在遼東,你當然找不到我啦。”
楊延平忙到:“快說說,這幾年你都去了哪兒。”
“看大哥心急的樣兒,”楊延輝笑了笑:“大哥,我在這山上有營寨,不如回寨中咱們兄弟好好喝一杯,我也好好跟你說說這幾年是怎麼過來的。”
倆兄弟一同回了營寨,楊延平才發現這是一座軍寨,見他好奇,楊延輝便講述這幾年的經過解釋。
原來當日在龍源府茫茫大山之中,楊延輝竟不辨方向迷路,偏偏此時禍不單行,竟遇上一頭餓昏了的猛虎。
無奈,楊延輝只得掏出隨身短兵與猛虎搏鬥。雖力量不及,但靈巧有餘,一人一虎倒鬥了個旗鼓相當。
那猛虎只為撲食,幾番搏鬥下來撈不著,便有退走打算。哪知楊延輝此時正一肚子鬱悶,也是合該這大蟲倒黴,竟被他一刀劃破了肚子,紅的黃的白的流了一地。
殺了老虎,楊延輝索性割下虎肉就這麼烤了起來,只是沒有野外生存經驗的他,不知迴避,殺虎的血腥味竟引來了群狼。
若要論單打獨鬥,楊延輝自是不懼,可這是狼啊,誰和你講江湖道義。先前力搏猛虎便耗費了不少體能,群狼一擁而上,楊延輝左支右絀,頗是狼狽。
危急時候鶯歌父女出現,連發幾箭將楊延輝救了下來。
對於救命恩人,楊延輝自是感激不已;而鶯歌父女更是讚歎於楊延輝能力搏猛虎。三人坐在一起烤虎肉,相互攀談起來。
原來除了歸順中原的勿吉部落之外,渤海國更北,還有個黑水勿吉,也是常年飽受遼人欺辱,鶯歌父親拿裡缽正是黑水勿吉酋長,應乞乞長海之邀來到龍源府,商討聯合中原共擊遼人之事。
但幾番相處下來,拿裡缽覺得乞乞長海為人不真誠,便有退回之意。乞乞長海眼見於此,派人日夜看著拿裡缽,一旦與中原議定共同出兵之後,便以拿裡缽為要挾,逼迫黑水勿吉一同出兵。
拿裡缽察覺到乞乞長海的陰謀,便帶著鶯歌設法逃了出來,不期正遇上楊延輝與猛虎搏鬥。
得知楊延輝正是前來與乞乞長海商議出兵的使者隨從,又是個打虎的少年英豪,拿裡缽自是百般挽留,便帶著楊延輝回了黑水勿吉,並將女兒鶯歌許配給了他。
楊延輝就這麼在黑水勿吉生活下來,拿裡缽一向仰慕中原,也十分信任他,在他的幫助下,黑水勿吉部落漸漸興旺起來。
這幾年常有遷入中原的勿吉商旅來到黑水河畔,講述皇上聖明,昭告天下無論漢民夷民,同屬炎夏子孫,均須一視同仁,不得有任何歧視之舉。
遷入中原的勿吉人,現在有地種,有工做,生活無憂,再也不須忍受苦寒。而率眾遷入的勿吉首領烏乃古,被皇上賜名不說,更是賜了無數莊園土地和金銀,還賜了免死金牌,世世代代富貴無憂。
這些情況讓拿裡缽很是動心,楊延輝又在一旁不住鼓動,拿裡缽終於下定決心,準備聯絡中原舉族回遷。
不過回遷有個大麻煩,就是需要從渤海國經過,上次王師徵渤海,乞乞長海率渤海部眾躲進深山裡,倒讓王師陣斬了遼國大將蕭韃凜。
王師撤軍後,乞乞長海再次出山,仍是隔絕在黑水勿吉與中原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