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逆宋> 一五七 繼續戰略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一五七 繼續戰略 (1 / 2)

回到臨安,錢俶便組織使團親自帶隊準備去往江寧。

樞密使張超言是個忠厚長者,想得總是要多一些,特意提醒到:“大王,若南唐並無降意,大王不僅白跑一趟,說不定還會有危險。以臣之見,還是先派使者前去知會一聲的好。”

錢俶說到:“南唐怎會無降意?李煜與寡人同享國十餘載,寡人還是瞭解他的,不過一書生耳。寡人歸順後,漢唐故土只剩南唐,李煜必然會想到中原遲早要出兵收歸。南唐國力雖強於吳越,但與中原對抗無異於螳臂當車,所以寡人料定李煜必降。”

“寡人也曾考慮過派使者,但江寧距離中原比臨安要近得多,若使者一到,李煜先行去往汴梁歸降,這唾手可得的功勞豈非白白浪費?”

張超言還是不放心:“大王,中原皇帝是個賢明君主,納土歸順便是大功,大王試看荊南高繼衝、朗州周保權,無一不在汴梁安享富貴,何須冒險要這勸降李煜的功勞?”

周師大軍壓境的時候錢俶便敢舉大兵不讓中原小看,就是歸順,自然也要有別於其他人:“張樞相多慮了,寡人此去南唐,便是李煜沒有降意,也不敢將寡人如何,屆時寡人只當順道經過江南罷了。只是寡人走後,境內便要勞樞相多費心了。”

若李煜肯降,自是皆大歡喜。若不肯降,大王背後是大周,便是借李煜一個膽,也不敢將大王怎麼樣。畢竟吳越歸附,大周便全面將南唐包圍,李煜若有異動,必死無疑。

想到這裡,張超言說到:“大王放心,有老臣在,管保境內無虞。”

事不宜遲,打點好之後,錢俶便率使團往江寧進發。

慕容延釗將此間情形八百里加急奏與汴梁,當然,陳思讓出兵之事只是一筆帶過。

眼見得錢俶按戰略在走,柴宗訓便召來一干將領商議。

“恭喜皇上,賀喜皇上,”韓通聽說吳越的事,連忙說到:“李煜不過一書生耳,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中原多年威壓已讓其不堪重負,吳越王此去一勸,李煜必然一同歸順,如此一來,皇上便盡復漢唐故土。”

“自中唐以來,四分五裂的炎夏再次一統,吾皇功蓋三皇,德被五帝,堪稱千古第一明君。”

曹彬有些聽不下去:“魯王,你向來只擅於戰場拼殺,何時學會了拍馬屁?”

韓通有些不滿:“本王何曾拍過馬屁,難道說的不是事實?”

曹彬笑到:“魯王,拍馬屁的最高境界應該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似你這般太過明顯,是不合格的。”

韓通一向對柴宗訓也非常忠心,當年柴宗訓御駕親征,一直是他留守汴梁。

只是都察院的成立讓他也有了危機感,年輕一撥的將領起來得太快,偏偏他的兒子韓智興又不爭氣,串聯結黨攻訐慕容德豐,若不是他勞苦功高,韓智興的腦袋早就搬了家。

若南唐與吳越一同歸順,四海一統之後就不會有那麼多戰事,偏偏韓通對政事不那麼純熟,所以不得不早做打算。

柴宗訓不知道他這些彎彎繞,只開口到:“朕倒沒想過要做什麼千古第一明君,只想在有生之年讓我大周治隆漢唐,四海鹹服,百姓安居樂業便可。”

韓通再次執禮到:“強如大漢,也曾以和親逢迎於匈奴,太宗皇帝更是被迫與突厥簽訂城下之盟。吾皇七歲便開始親征,南平嶺南,北掃遼人,西收蜀中,東納吳越。常降甘霖與子民,恩澤於四海,是以有手段,有魄力,更有恩德,必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能生於此時,臣事於陛下,實是臣莫大的福氣。”

柴宗訓苦笑一聲:“魯王,你這倒像給朕寫墓誌銘一般,你是盼著朕早逝嗎?”

韓通慌忙跪下:“皇上,臣不敢,臣只是說出心中所想。”

“起來吧,”柴宗訓說到:“魯王本不擅長於說好話,朕也不需要你說好話,只須在戰場上位朕賣力即可。”

韓通執禮到:“皇上但有旨意,臣必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一直看著沙盤的楊業此時開口結束了拍馬屁的話題:“皇上須防李煜不降,或其為臣下挾制搖擺不定,還須早做準備。”

李煜優柔寡斷,這是語文書上都提到過的。柴宗訓說到:“朕亦想到此節,所以召卿等前來準備出兵。”

三人拱手到:“請皇上下旨。”

“好,”柴宗訓看著沙盤:“楊令公,你便率背嵬軍精銳,自朗州潛伏至虔誠邊境,防止戰事開始後南唐破壞大庾道。”

“臣遵旨。”

“魯王,你率大軍前往廣陵;曹卿率軍前往淮南。他日吳越正式歸順,朕會命齊王慕容延釗借道靜海進駐彰武。再由吳越派出一支兵馬,五個方向同時出兵,令李煜防無可防,只得拱手投降。”

“臣等遵旨。”

“對了,”柴宗訓叮囑一句:“此次出兵,除楊令公外,爾等可大張旗鼓,威壓於李煜,若能逼他被錢俶勸服,免動干戈,倒也不失為一件美事。”

“皇上聖明,臣等遵旨。”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