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石守信軍外,其他各軍都有相同的情況。
副將和幕僚們為了做官相互攻訐,平日裡那些同甘共苦在前程面前不值一提。
一眾將領再次來到仁德山莊。
“二帥,”高懷亮還是急脾氣:“近日軍中多有浮躁之氣,繼續下去,恐失去掌握,我等該如何是好?”
“就是就是,”有人跟著附和:“幾個副將為了做轉運使,相互爭持不下,連我的話都不聽了。”
“皇上並未如你我預料的那般各個擊破,反倒是一直置之不理。我等本就是遙領,如果待到遴選之日,副將與幕僚前往赴任,我等對州縣將會徹底失去控制。”
“二帥…”
“不要說了。”趙匡義打斷眾人,這兩天他正煩著,原本要與趙普商議,請他出謀劃策,沒想到他居然說要聯絡太尉,跑到靈州去了。
趙匡義霍地起身:“乾脆起兵吧。”
石守信問到:“二帥,若是起兵,打何名號?”
“要甚名號?”趙匡義很不耐煩:“小皇帝馬上要出城祭祀社稷二神,殺了小皇帝,迎回大哥不就行了?”
高懷亮附和到:“對,對,反正點檢作天子已經流傳幾年,趙太尉本就該做皇帝。”
“小皇帝去郊外,定是防守森嚴,如要殺之,須得好好謀劃一番,”石守信說到:“那韓通可不是善與之輩,況龍捷虎捷軍數量完勝於我軍。”
趙匡義說到:“龍捷軍尚在大營,虎捷軍不過一群步兵而已,何足懼哉。”
石守信又問到:“還有各地節鎮呢?若他們趕在太尉之前起兵勤王,如之奈何?”
趙匡義一聲冷笑:“小皇帝已死,他們勤什麼王?只要大哥回來,各節鎮還不是傳檄而定?”
高懷亮接話到:“既如此,那就起兵吧。”
趙匡義稍作思慮:“兵貴神速,不如此刻爾等便去集結大軍,等到小皇帝一出城便殺了他,隨後迎回大哥,屆時爾等都是從龍之臣,裂土封王不在話下,區區一節鎮,何足道哉。”
眾將領迅速離開回營,城內軍隊開始集結,城外軍隊亦隨時準備進攻。
而此時柴宗訓也正與韓通、慕容延釗商議該如何平叛。
慕容延釗先告了個罪:“啟稟皇上,臣馭下不嚴,懇請皇上治罪。”
柴宗訓笑了一下:“無所謂馭下嚴不嚴,若人人都馭下極嚴,朕仿武帝‘推恩令’豈非是一紙空文?”
韓通手下的侍衛司龍捷軍、虎捷軍,因擔負著守城之責,很少參與對外征伐,所以除了韓通自己,並沒有哪個將領遙領節鎮,這也是柴宗訓可以倚仗的原因。
即便都是大周的軍隊,侍衛司的龍捷虎捷軍看著殿前司的鐵騎軍控鶴軍對外征伐屢立戰功,說不嫉妒是不可能的。
況且鐵騎控鶴軍常以精銳中的精銳自居,對龍捷虎捷軍多有輕慢,此次聽聞京中鐵騎控鶴軍要造反,侍衛司各軍紛紛摩拳擦掌。
什麼他孃的精銳?老子打的就是精銳。
石守信手下的鐵騎軍與龍捷軍一樣都駐紮在京郊大營,他趁夜出了城。
擔任先鋒的高懷亮迅速集結了城內的控鶴軍,其餘將領也集結了軍隊。
仁德山莊此刻成為趙匡義的帥帳,他站在大堂,有些興奮,又有些緊張。此時軍中已傳開訊息,手刃小皇帝者封王,賜府邸,賞十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