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義一拍桌子:“那就反他孃的,他郭家的江山不也是從劉家手上搶的嗎?”
在場眾人立即噤聲,畢竟發牢騷是可以的,但造反是要掉腦袋的。
但石守信的心態可不同,去年有份參與過陳橋兵變,雖然小皇帝一直像沒事人一樣,可他心中從來沒踏實過。
雖然太尉不同意兵變,但杜老夫人已經放話,讓趙匡義想做什麼就去做。
如果趙匡義起事,屆時箭在弦上,也由不得太尉不回師,這一次不能再錯過機會了。
想到這裡,石守信拔出寶劍大喝:“二帥說得有道理,小皇帝要麼維持原狀,要麼咱就反他孃的。”
眼見眾人面面相覷,與石守信同等境遇,一直不踏實的王審琦,張令鐸等人紛紛拔出寶劍大喝:“要麼維持原狀,要麼就反他孃的。”
眾人終於沒有底氣的跟著大喝:“要麼維持現狀,要麼就反他孃的。”
“列位,”石守信壓了壓手:“所謂‘蛇無頭不行’,我等雖應了共同進退,但還須選一個主事人出來,一切以他軍令行事,如此大事方可成。”
王審琦立即說到:“我推選二帥做主事人,若小皇帝真敢將我等如何,我等正好趁勢反了,迎趙太尉回來登大寶。”
“正是,有趙太尉做靠山,我等還有何懼?”高懷亮附和。
雖是慕容延釗麾下,但慕容延釗從來沒表露過反意,反倒是朗州之戰後對小皇帝言聽計從。如要保全富貴,高懷亮須得重新抱一根粗大腿。
一群將領全都跪下:“末將等願以二帥馬首是瞻,懇請二帥成全。”
“啊呀,”趙匡義急忙起身抬手:“列位統領請起,匡義乃一介書生,軍中資歷尚淺,怎有資格領袖群倫?還請列位另請賢明才是。”
高懷亮已決意抱大腿:“二帥文韜武略蓋世無雙,二帥若是不答應,我等便不起。”
趙匡義有一種勸進的錯覺,大哥啊大哥,你看到沒有,若非你遲疑,這大好江山恐怕早已姓趙,我已是皇太弟了。
“高統領謬讚,匡義實是承受不起,匡義亦無資格驅使列位,還請列位趕緊起身。”
高懷亮拔出寶劍架在脖子上:“二帥,若你不肯,我等也不能強逼於你,反正違抗聖旨是死,不若此刻便自盡,尚能保得妻小性命。”
眾將領紛紛效仿,拔出寶劍架在脖子上。
趙匡義急忙壓手:“列位勿衝動,非是匡義不願擔此重責,只因我資歷尚淺,手下無一兵一卒,若是將來列位不肯聽命於我,我也是無可奈何。”
高懷亮以劍擊地,回頭到:“列位,我等既奉二帥為盟主,當以二帥馬首是瞻,將來若有違抗二帥軍令者,我等當群起而攻之。”
“我等誓願為二帥效犬馬之勞,若有違抗二帥軍令者,我等群起而攻之。”
“皇上,皇上,”董遵誨快步進殿,連禮節都給忘了:“皇上,大事不好,趙匡義恐怕要造反。”
董遵誨是韓通薦上來的又一個侍衛,是董如誨的堂弟,其父董宗本,曾為隨州刺史。
趙匡胤年輕時投靠董宗本,雖宗本頗為器重,然因武力不如董遵誨,所以遵誨瞧他不起,致使二人多有過節。
韓通與趙匡胤不對付,薦上來的侍衛,自然也得與趙匡胤不對付。
至於趙匡義聯絡中級將領的事情,汴梁城的男女老少都知道,柴宗訓焉能不知?
趙匡義把他不當回事,為了百姓著想,他還是把趙匡義當回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