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手機,沒有WIFI,風餐露宿終於到了瀛洲。
前生見過一張舊畫,大清盛世下普通百姓卻衣衫襤褸面黃肌瘦。
相比之下,這個時代更如煉獄一般。
一路上見過無數百姓乞討,賣兒賣女,只求能夠多吃一頓,多活一天。
柴宗訓慶幸沒有直接一道聖旨賜死趙匡胤,或將他貶到邊陲,這樣勢必激起他手下的將領反叛。
雖然憑藉著上帝視角,柴宗訓有把握平叛,但這樣窮苦老百姓將更加沒有活路。
一路來,柴宗訓的思維清晰了很多。
除了汴梁城的韓通,瀛洲一線還有個可以利用的人,他的外公,同為五代名將的天雄軍節度使,魏王符彥卿,目前駐節魏州,與幽雲緊鄰。
符彥卿的兩個女兒分別嫁給周世宗柴榮,大女兒便是柴宗訓生母,已於幾年前薨逝,小女兒正是當朝太后。
不過正史上趙匡胤兵變成功後符彥卿並未起兵反抗,如今恐怕只能用他的名,用不了他的兵。
思慮良久,柴宗訓叫來侍衛中比較機靈的鄭守正:“老鄭,前行便是抗遼一線,你可先至城中打探情況,並密旨魏王符彥卿,命其秘密於瀛洲接駕。”
這所謂的密旨,不一定能調動符彥卿,柴宗訓只是說給趙匡胤聽的。
新年未過,瀛洲城中一片祥和,並沒有遼兵寇邊的跡象。
趙匡胤似乎並不擔心謊報軍情,畢竟這軍情是邊關遞上去的,與他無關。
再說遼人在城下晃了一圈回去,這也算寇邊。
反正沒有監控錄影,守將怎麼說就怎麼算。
甚至還可以拍個馬屁,遼人懾於陛下天威,主動撤走了。
正在考慮出城的時候,街市上突然亂哄哄起來,人群四散奔走。
遠遠的聽到馬蹄聲,不遠處煙塵四起。
“遼兵來啦,遼兵來啦。”
柴宗訓站在客棧門口回頭詫異,瀛洲城北門直面遼人,但這遼兵卻是從南門進入,怎麼回事?
來不及多想,煙塵已近在眼前,柴宗訓急忙後退躲避。
驀地回頭,卻見一個小女孩兒正站在路中間哭泣,看樣子是被人群把家人衝散。
眼見小女孩就要被鐵蹄踏過,柴宗訓大喝一聲:“救人。”急忙向前跑去,卻忘了自己只是個七歲孩童。
趙匡胤一把拉住他,侍衛董如誨一個箭步衝出去拉住小女孩往回一滾,堪堪避過疾馳的馬蹄。
小女孩似乎被嚇傻了,呆站著一動不動,接著便‘哇’的一聲大哭起來。
“這娃兒,忒吵。”董如誨很不耐煩。
柴宗訓過去小聲安慰:“小妹妹,沒事了,沒事了,你家在哪?我們送你回去吧。”
“公子,我等進屋避避吧。”趙匡胤開口到。
此時身著遼人軍服的兵士正在街市上大肆搶劫,站在門口的確不太安全,一行人退進客棧。
小女孩仍在哭泣,柴宗訓靈機一動,解下腰間玉佩合在手心,只留下一道縫隙,柔聲到:“小妹妹你看,我的手會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