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守城。
天守閣之中。
高層齊聚於此。
現場氛圍凝重而嚴肅。
陸遜沉聲說:“星龍領、暗魔領,汙穢族,冥誕族,四大勢力同時來襲,而孫權的叛變導致氣運大陣崩壞,全國百姓此刻的處境已是危如累卵!”
“什麼?”
“孫權長老背叛了?”
“沒想到竟做出了這等事!”
“我早就發現他被深淵意志腐蝕日漸加深,卻沒想到會做出此等喪心病狂之舉!”
“連孫策長老也死在了他手裡……”
“這該如何是好!”
“……”
眾閣員無不為此訊息而震驚!
第二、第三長老是僅次於閣主周瑜的存在,如果說周瑜是廬江最高執政官兼最高統帥。
那麼孫策就是軍方二把手。
而孫權則是政務二把手。
兩人有天守雙壁之稱!
這對孫氏兄弟的權勢加起來,其實足以對閣主周瑜形成很大程度的制衡,而孫氏本身也是廬江最大的家族。
誰能想到。
一夕之間。
天守雙壁同時沒了!
這對天守閣、對廬江國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而更要命好巧不巧在此節骨眼,四大勢力同時對廬江發起進攻。
哪怕是在正常情況之下。
廬江也無法同時應對四大勢力。
周瑜過去的策略一支是拉一派打一派,與三大外神勢力達成默契,並利用外神勢力來制衡群星以及本土深淵勢力。
而從某種意義上來講。
孫策的思路也是正確的。
孫策作為廬江軍方強硬派代表。
他從來都是主張獨立,絕不同意與任何單一勢力結盟或捆綁。
惟有中立才能預留騰挪空間、隨機應變,而此次國家之所以會遭受這樣的危險局面,其實很大程度上就是廬江與人族領有合流趨勢。
這打破了過去的不結盟原則。
各方勢力絕不會坐視人族做大。
所以會在遏制人族這件事,迅速的達成共識,最終釀成了這場戰役!
最要命的是。
天守城不僅失去了兩大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