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義躺下,身體雖然動彈不得,精神卻似乎有了些起色,勉強喝得下下人們送過來的湯水,也不知道過了多少時間,感覺手腕有些溫暖,知道是大夫來了,又昏沉起來,迷迷糊糊中,也不知吃了多少藥,喝了多少湯,竟又做起了夢來。
夢裡又來到山洞邊,卻不敢進去,回頭一看,白鬚道長正在身邊,這時才問道:“道長,你說你正是為守這石頭而來,可是這石頭我見它外圓內方,好生曜目,實在是上好寶石,然而靠近它,就如同進了隧道般的下滑,好生恐懼啊。”
“其實你不必恐懼,此石雖有形有色,也只是心物所發,與你一樣,都是來自那混元幽靜之處,是那非想非非想處,它能吸人業力,保你法身;又能接納魂魄,助你化生;還可以觀照未來,看得出你的今生來世,為你修身入道指路,更重要的,它壓住了這山間的蛇怪。”
“此物有如此神奇力量,已是世所罕見了。”
“其實,說起來,你與它是同一物而已,在天地渾元一體之時,在數不盡的劫數之前,你們都是清靜法身,只因路過色道,粘了業力,好奇便入了這色界凡夫天之中;再後來,經歷劫難,又入了欲界六道,你化作有情之身,它化作無情之物,都有了身形,只是這石頭正好被我看到,附了法力,放在這山間,鎮壓蛇怪,你與它隨行,卻沒什麼用處,便投胎做人去了。如今你變做人型,已經有了一定的業障,它雖然也有了形,不過,終究沒有造業,是個無情之物,仍是個清靜之身,於是能感染業力,吸食靈魂,穿越時空,照見過去,窺探未來,我給它加持法力,才能鎮住蛇怪,保方正山一方百姓。”
“我和它是同一物嗎?”
“是的,都是從無情世界的非非之境而來。”
“怪不得我總是要到山裡來,原來和它竟是同樣的東西。”
“那日,只因你一時入定,尚帶業力,靠近它時,便被吸了去。不過,你造業尚淺,沒有經歷輪迴,所以,可以逃脫得了,凡身肉胎在中陰之時,如果被它吞噬業力,沒有我的咒語加持,則很難脫身;如果靈魂被食,則會增加它的業障,石頭也會化作有情眾生,一個靈魂便能化作蟲卵,二十四個則可化作鬼魂,四十九個則可以化作牛馬,然而,作牛作馬,嗜睡嗜吃,貪生怕死,多一魂便為人,所以,五十個則能化作人身,滿百則進入仙魔之界。”
“我也正是疑惑,打小以來,便迷戀於修道歸真之術,不想,因為自己就是那萬劫之初經歷這人生的如同石頭一般的東西。”
“可惜你生在富貴人家,衣食無憂,自己著了魔道,染了情業,貪業,仍不自知,如今要脫離這六道,今日看來,不受大苦已然難成了。”
“我這次悟道未成,如何再去經歷苦道修行?”
“那釋氏說了,只有多歷劫難,出離苦道,方可大成,功不在一時,悟不在一刻,慧者頓悟,愚者修行,痴者歷劫,都在一個心字上,造化不同而已。”
說完道長又不見了蹤影,危奴嵐眼見牧守義一時清醒一時糊塗,大夫來了幾次,只是沒見到有半點好的意思,危世同感覺牧守義可能撐不過今年了,趕緊又寫了書涵,快馬加鞭,告訴他遠在京城的父親牧惟仁,希望把他送到京城去救治。
這時牧惟仁正在關中處理一場因雨災引起的叛亂。
在來新京城之前,牧惟仁帶著全家,一直住在金陵整整七年,有五年在外出徵。
過去十四年來,北京大明朝皇宮,日趕夜催,終於建成。時至秋高氣爽,乾清宮開始接受文武百官上朝,這裡就是皇帝御門聽政的地方,清晨,陽光一照,流光溢彩,此時午門擊鼓,文武大臣列隊左右,掖門而入,並按品級分列於太和門兩側。
寶座升起之時,鳴響鞭,大臣們行一跪三叩之禮,六部大臣依次奏事。
正是那一年,皇公貴族忙著遷都,途中一場秋雨,連綿四十天,大家的心情,宛如數億年前的一場火山噴發,下了一場百萬年的雨,升起了數不盡的怨氣,天空中除了揮不去的陰霾,道路上就是看不盡的泥濘,牧惟仁就是這時候從金陵帶著兩個大兒子,一眾家眷,經過漫長的雨季來到了京城。
據說庚子年,都是鬼怪橫行的年代,天崩地裂,生離死別,比比皆是。
如此惡劣的天氣,京城的菜市幾乎沒有了菜販子的影子,連西海這個富饒之地,面對著整年的災害,也漸漸民不聊生,老百姓起先還能靠著冬瓜、南瓜勉強度日,到了深秋,難得的幾個晴朗日子,農夫們趁著這日頭忙著收割稻穀,卻還沒來得及讓穀子見見太陽,這雨又陰陰的連綿數日,比起往年,一連四十天的雨水,這收成更是少了八成。
接下來又是幾十日陰雨連綿的天氣,一直到立冬,壞天氣已經到了令人瑟瑟發抖的地步,飢餓的農民沒了收成,躲在家裡,相擁而哭,實在沒有法子,只能扶老攜幼,挖草根,剝樹皮,沒幾個月,赤地千里,餓殍遍野,人如鬼蜮,災民變成流民,流民化作流匪。
真是應了那句老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