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處立不但實現了他的諾言,打下了高句麗,還把一切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根本就沒有一點要離開的跡象啊!
那他發這一封聖旨算是怎麼一回事?猜忌嗎?
聖旨已經發出去了好幾天,想要追回來是不可能的了。
這一下怎麼辦吶?
很快,三個臭皮匠又被請到了甘露殿。
三個臭皮匠看到了前線戰報的時候,整個人也是懵逼了。
此刻,他們的心裡想到的都是一個可能,當程處立接到聖旨回來的時候,鐵定得鬧翻天啊!
嗯,按照程處立的性格,這是必然的事情。
此刻,他們的心都亂得一塌糊塗。倒是希望程處立不聽聖旨先不要回來了。
是的。
如果程處立接到聖旨立馬就趕回來,那就證明程處立根本就沒有離開的意思。
但問題是,若是程處立回來之後沒有一個合適的理由。那程處立可不會善罷甘休的。
人家正在那裡打著仗呢!你一封聖旨就讓人家回來,這叫什麼事兒啊?
這事兒,不說是程處立了,換了誰,都得鬧翻天。
只是,別人再怎麼鬧,他們都還能頂得住。這程處立要是鬧起來,他們還真擔心頂不住啊!
杜如晦站出來說道:“陛下,這事情鬧大了,臣還是那句話,陛下是從哪裡得到的訊息?這事情不搞清楚,事情就難解決了。”
是的,其他的先不說。就說程處立來回跑這一趟,損失是非常大的。這事情必須要有人背鍋。
要不然,就算你李世民願意承擔這損失。程處立也不會善罷甘休的。
聞言,李世民又為難了。
侯君集是好心辦壞事,可是,他的出發點是為了大唐著想,他這樣做是沒有錯的。李世民又怎麼能將他賣了呢?
事實上,李世民根本就不知道侯君集跟程處立鬧過意見。更不知道這事是侯君集的報復。
最後,李世民還是沒有把侯君集說出來。
而在程處立這裡,程處立派出了五隊兩千人的大軍。半個月時間,就徹底把高句麗內所有的勢力掃平。
最後,用相同的辦法,又從那些俘虜裡得到了五萬大軍。
半個月之後。
程處立留下長孫沖和杜荷帶著十一萬俘虜大軍在平壤城駐守訓練,親自帶著一萬大軍開往了新羅。
此時的新羅還是真平王金白淨主事,跟大唐的關係還不是很好。
新羅是善德女王金德曼上位之後,才正式向大唐朝貢。
因此,程處立打新羅那是一點心理壓力也沒有。
而事實上,高句麗這裡的動盪早就影響到了新羅。
新羅真平王金白淨已經遲暮,根本就沒有心思跟唐軍交戰。於是早早就派自己的大女兒金徳曼帶著大軍駐守在漢州。
話說這個金德曼年紀不大,能力卻不小。
她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新羅第一任女王,稱為善德女王。
程處立帶這一萬大軍來到漢州城外的時候,就已經有些後悔了。
他不是後悔來打新羅,而是不應該走陸路。
你說開著船繞一個圈過去直接打金城,他不香嗎?
打完金城,把金白淨抓住,然後再打土匪。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