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就是蓮臺山了,也是主峰所在……藏書樓、律院、藥院……”
顧長青一邊聽白象道人介紹,一邊打量前方,還有從蓮臺山通往周圍十八峰的鐵索橋,如同一張蛛網掛在天空。
這蓮花嶺的人倒是不少,站在山外就能看到有人在鐵索橋上穿過,也有人在山間縱躍,兩隻紙鶴在一座山峰上飛起,直奔西北。
還有不少人在山間擺弄靈田。
根據白象道人所說,這蓮花嶺共有散修兩千多人,實力參差不齊。
畢竟修士洗髓換血之後,便能活到一百五十歲,很多人壽命將近之時,都會下山收個弟子,將自己的傳承留下。
時間久了,這裡的散修就越聚越多了。
“除了蓮臺山外,便是外面這十八峰……”
“其中又分為上三峰、中六峰與下九峰,上三峰的峰主都是築基後期的大修士,中六峰的峰主也都是築基修士,而這下九峰,卻是沒有峰主的……”
“這上三峰和中六峰,每隔一段時間峰主都會召集峰上眾人開壇講法,答疑解惑。”
“修行講法財侶地,這法和財就不用說了,這侶便是能傳道授業解惑的前輩,是互相探討共同修行的同道,而這地……上三峰與中六峰上的洞府也比下九峰要好得多……更有同峰的道友互相扶持……”
“顧師兄有沒有什麼打算?”白象道人看向顧長青。
這蓮花嶺中的情況,他之前在路上便已經告訴顧長青了。
這上三峰自然是最好的,洞府最好,實力最強,還有築基後期的大修士開壇講法。
其次就是這中六峰了。
這九峰有峰主在,門下修士雖然數量不多,但實力強,凝聚力也強。
而且以顧長青的實力,想要進去也不難,只要每年交一筆靈石便可以了。
中六峰的山腰之下,一年百枚靈石,對於普通修士來說很多,對於顧長青來說倒是算不上什麼。
像他白象道人就是中六峰的人,不過他不是掏靈石進的,而是現在這個職務的福利,因此他每三個月都會趕回來一次,聽築基大修講法。
“我這人不太喜歡看人臉色!”顧長青笑眯眯道,他當然是去下九峰了。
他不在乎築基大修講法和山上洞府靈氣充裕。
他能走到今天全靠自己。
而且下九峰人員混雜,這蓮花嶺中上三峰加起來的人只有一百多人,中六峰加起來也只有五六百人,剩下的人都在下九峰。
白象道人思索一下,也不勸他,以顧長青的實力,想要去上三峰和中六峰隨時都可以。
只是小聲提醒道:
“顧道友,在下九峰雖然不禁私鬥,但若是鬧的太大便不好收場,而且萬萬不能鬧出人命!若是鬧出人命便麻煩了!”
“不瞞道友,這下九峰中有幾個隱姓埋名的魔道之人,在下九峰已經呆了數十年!一直都沒鬧出什麼亂子。”
“咱們蓮花嶺還真是人才濟濟!”顧長青哈哈大笑道。
說是有教無類倒是誇獎蓮花嶺了,畢竟這裡幾乎是不教。
要想學,就花靈石進入前九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