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夜過去,郭國棟一大早出門打掃痕跡,就聽說村裡又死了一家人。
氣氛越發的沉重,還沒有等郭爸上門找村長,早飯剛過村長就找上了門。
他一臉哀痛地對檬初說:”他侄兒媳婦,你看這村裡越來越不安全了,俺們要怎麼辦啊。’
郭國棟忙請村長進屋,然後等著檬初發話。
眼看公公不說話,檬初無奈地說道:’村長大爺,我們決定成立一個基地,把大家都聚攏道一起,建立一個防線,共同抵禦喪屍,您看如何。’
村長顫巍巍想了半天:“你說行那就行吧,以後就由你來當家了,我們都聽你的。”
一瞬間檬初有點兒壓力山大,怎麼一個個的都想讓我當家
不過她也知道能力越強、責任越大的道理,她連退縮的餘地都沒有。
幸好有千羽幫忙,千羽不僅是醫生,管理經驗也十分豐富,她在早些時候就大致給檬初提了一個簡單章程。
結合檬初自己的一點兒建議,現在基本成型,檬初斟酌著給村長大致說了一下。
首先當然是基地的選址,他們並沒有打算啟用破舊的校區,也沒有重建的打算,這是因為檬初發現村裡被圍攻的幾家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圍牆不高,且大門不結實,事實上這裡的喪屍能力並不是特別強大到有穿牆的功能,所以給了他們一些可以施為的空間。
她簡單畫出了村裡的排布,她們的村呈“非”字型,一條從與國道垂直相接的東西向主路貫穿全村,主路盡頭又是一條通往另外村鎮的南北大道。
一條條小巷像枝椏一般對稱地排在主路兩側,主路的一半地方就是一塊塊農田,也如同枝椏般排布在兩側,所以劃分基地的時候,因為人力有限,農田排除暫時排除,只把巷子口圍堵起來,把非字的口填上,合攏成一個四方形。把用不著的房子拆掉,拆掉的鋼筋全部用來加固四周,喪屍就不容易攻破。
其次就是人員的安排,當務之急就是把人員集中起來,農村的房子都很大,要排查一下具體多少人,梳理一下還有多少房子能用,把能用的房子先住上人,不能用的房子拆下來變成農田。接下里的事情我都列了個大致的事項,村長大爺您看怎麼樣。
村長結果檬初遞過來的本子,看到一項一項的事情記得非常好,就是有些想不到的自己也可以幫忙描補,他才放下心來,腦門上的皺紋算是舒展了不少。
“這下郭村有望苟活下去了,”村長心想。
隨後他換上了愁容道:”往後咋過啊,才好了多少年,我們對老天爺不好,老天爺也對我們發威了。“
郭國棟也跟這村長一起長吁短嘆。
小沖走過來:“大爺,爹,我們能活著已經是老天爺網開一面了,咱們還是趕緊召人吧,大鼓鑼敲起來吧。’
村長聽完說:”很是,那檬初我就先回去,先通知一下大家,再派幾個人給你,然後就按照你列的事項一項一項完成。’
檬初點頭說好。
沒過一會兒,村裡的青壯們已經聚集在檬初家,約130多人,郭村一個村也就200多戶,2000多人,活下來的有一半多點兒,但這幾個月零零星星也死不少,能湊齊這麼多人已經不錯了。
檬初也不多說,直接把人分成20小隊,力氣大的跟著她拆房子、拆資源,會修屋建築的就去觀察地形,爭取早日劃分出合攏的位置,每個點留幾個人,拆來的物料就近搬運到合攏點。
小沖和千羽則和村長一起,安頓人員,統計劃分割槽可以騰出多少間屋子,能夠住多少人。小衝按照檬初給的大概地圖,挨家統計了一下,發現大家都沒有藏私,劃分割槽能住人的屋子都騰了出來,完全裝的下人口僅剩1200多人郭村。
小衝效率很高,把統計表很快就反饋給吳千羽毛,千羽則和村長制定了一個名單,劃分割槽有約65棟可用房屋,每棟房住20人左右,雖然有點兒擁擠,但完全住的下,不過條件肯定不如在自己家,村長還臨時指定了小隊長,就是每戶房屋的原主人,空的房間就讓村長重新指定。
因為沒有印表機,檬初家會寫字的女眷們都成了抄寫機器,65棟房屋前都貼好了名單,大家按照名單搬進去即可。
村長對人員比較熟悉,所以分的時候儘量把有矛盾的分開,親近的住在一起,這樣減少了矛盾,村民們都沒有怨言地搬動了起來。
不過在分戶的時候許多人都在爭搶檬初家居住的名額,最後小衝選了村裡的一家寡婦帶著3個孩子的,還有幾個村裡的孤寡老人,還有一個殘疾女孩兒,都是僥倖在這樣的環境下活下來,肯定跟著檬初有庇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