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遊戲競技>棄少之君臨天下> 第四百二十七章 嚇破膽的安東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二十七章 嚇破膽的安東王

淮南城攻破,叛軍投降,淮南王一門被滅,七王叛亂徹底成了一個歷史事件。或許,史官的筆下,會把“七王叛亂”作為一個反面典型,再敘一遍吧。

捷報傳到京城,朝野一片歡騰,朝廷也正式發文,撤銷廣南王、慶遠王、瀘州王、臨江王、長沙王、鳳陽王、淮南王的封地,封地治權和王府財產全部收歸朝廷。而七王的譜系也從皇室宗親中清除,也就是說,那七個人雖然姓張,已經不算皇家的人了。

至此,大華皇室只剩下皇宮內的小皇上,安東衛的安東王一系,以及居住京城沒有封地的北靜王一系,算是皇家人氣最低谷的時候。

淮南城攻克時間非常短,並未有大的破壞,朝廷大軍控制住局面後,百姓們又回城居住,市井氣象迅速恢復。韓非命令軍隊清剿了叛軍餘孽,就把淮南城的治權交給了隨軍入城的安徽行省總督,朝廷大軍押著降軍在城外紮營。

征討叛軍的戰事結束了,接下來就是善後工作,投降的十餘萬人要安置,而且叛軍原本是各地的衛軍等衛戍部隊,剿滅了叛軍,等於將南方各地的守衛力量也清空了,必須要及時補充,震懾地方宵小。好在韓非被太后加封了天下兵馬大元帥的職銜,對天下各地的軍事力量都有排程權,處置起來就少了很多掣肘。

這麼多的降軍不可能全部押赴京城受審,韓非將降軍中所有將官清除出來,對七王叛亂一事負有重要責任的番王幕僚、主要將官另行看押,準備押赴京城受審,用朝廷律法懲處。至於基層將官,韓非當場判決,或流放或押赴礦場服勞役或送邊塞充軍。

普通士兵基本都是聽命行事,韓非不打算嚴格懲處,每個人扣除半年軍餉了事。他將普通軍士打亂重新編制,然後從朝廷大軍中抽調人員,任命為新編地方衛軍的各級將官,派遣到各地衛所。這些衛軍將官都是跟隨韓非征戰,立功受封的,從此南方各地衛軍都算是韓非的部下。

降軍人數眾多,前後用了二十天才基本解決,這個時候,朝廷派遣的新任官員趕到了淮南城,同行數名內衛帶來了西宮太后賈元春的懿旨,賈元春催韓非班師回京了。

七王叛亂持續時間不長,總體上對地方格局破壞不是很大,朝廷分派的巡察官員督查下,逐漸恢復了正常秩序,大軍繼續駐紮在外沒有必要了,確實到了回京的時候,韓非當即下令全軍做好班師回朝的準備。

大軍有兩條路線,要麼原路返回,要麼走東線從濟南府回京,韓非這時想到番王叛亂初期,安東王與淮南王交往也很頻繁,儘管安東王最終沒有參與進來,也有必要震懾一番,遂決定大軍回京路線繞行安東衛附近,從濟南府回京。

安東王並不熱衷政事,迷信的是修道成仙,王府內人丁也不興旺,一個正妃一個偏妃,只生了一個世子和兩個女兒,也就是說,王府內侍從不算的話,安東王一家也就六口人。

七王叛亂以來,安東王一直坐立不安,後悔當初與淮南王有聯絡。隨著叛軍被逐步剿滅,七王相繼滅門,安東王焦慮之心更加濃重,生怕受到了叛軍的牽連。安東王不斷向京城的北靜王等權貴寫信,請求他們代為向朝廷求情,但所有的書信都石沉大海,如此又加重了他的恐懼,他預感到朝廷不會輕易放過他了。

“王爺,忠國公率領朝廷大軍班師回京了……”

“回京了?回京了好!”安東王聽到幕僚的稟報,心頭一鬆,大軍回京了,大概忠國公韓非放過自己了吧?他忽然看到幕僚臉色不對,心頭又是一緊,急道:“莫非大軍回京有什麼變故了?”

“王爺,朝廷大軍並未原路返回,而是朝安東衛來了!”

“什麼?朝廷大軍來安東衛了?”安東王頓時臉無人色,癱軟在座椅上,呆呆出神。

“王爺不必憂心!”幕僚遲疑片刻,說道:“王爺雖然與淮南王有聯絡,但並未參與叛亂,罪行並不嚴重,想來不會危及身家性命的。不過,王爺當務之急,是主動向朝廷呈送請罪的摺子,請求太后和皇上的寬恕!”

“對對對,先生快替本王草擬一份摺子,向太后請罪!”安東王像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急急吩咐道。

安東王的請罪摺子透過八百里急遞呈送了京城,送進了慈寧宮,可惜西宮太后賈元春根本沒有看,只是吩咐轉送忠國公韓非處置。摺子去京城是快遞,送往軍營卻是隨同普通摺子一道,用驛站傳送的,以致大軍快到安東衛才接收到。

安東王見請罪的摺子又是石沉大海,朝廷大軍繼續往安東衛逼近,徹底絕望了,以為朝廷不會寬恕他。他親筆寫下一份悔罪的摺子,把心腹幕僚召來,說道:“先生,孤王悔不當初,沒有聽信先生勸告,與那些叛逆斷絕來往,罪在孤王一人,孤王決定以死向太后和皇上謝罪,請先生帶著孤王的悔罪摺子去見忠國公,求忠國公饒孤王家眷一命!”

朝廷大軍距離安東衛還有二十餘里,韓非接到了朝廷轉送的安東衛請罪摺子,便命大軍停止前進原地休整。分封的八個番王,一次性幹掉了七個番王,餘下的沉迷修仙的安東王對朝廷沒有威脅,韓非本來就沒有打算除掉他,要的只是他一個態度,如今他主動請罪了,也就夠了。

這時,侍衛稟報,安東王幕僚求見,韓非便命人帶他入內。

“忠國公!”安東王幕僚拜伏在地,高舉一本奏摺,泣聲道:“安東王后悔與淮南王有聯絡,自感愧對朝廷,已經懸樑自盡,向朝廷謝罪,留下一本悔罪摺子,請求忠國公寬恕安東王家眷!”

“安東王死了?安東王雖有罪過,但也罪不至死呀,為何要自盡?”韓非一臉驚容,舉起手中一本奏摺,說道:“本座剛剛接到京城轉送的安東王請罪摺子,對他主動請罪的態度很是讚賞,正要奏請太后寬恕他,怎麼就……”

安東王聞言心頭巨震,敢情安東王是自己嚇自己,嚇死了?

&nbsp本章完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