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試順利結束,主考官江楓親自帶著會試取中的名單趕到御書房,呈給韓非檢視。
其實這些人,韓非基本都不認識,誰能取中誰取不中,與他干係不大,他先翻到中等位置,看到自己提示的三人中有兩人在榜上,暗暗點頭,如此對父親也有所交代了,還有一人大概是文章太差了。
這時,韓非又翻到前面檢視會試的前三名,忽然愣住了,此次會試會元賈以禮,不正是剛才以為未被取中的那人嗎?竟然是會元,難道是因為他是賈家的旁支?
韓非皺眉望著江楓,問道:“江相公,這個賈以禮為何是會元?”
江楓明白韓非疑慮的原因,忙道:“啟稟忠國公,賈以禮才學出眾,微臣和同考官一致認可為此次會元,並無其他原因,微臣已經把賈以禮的試卷帶來了,請忠國公過目!”
韓非接過賈以禮的試卷,細細翻閱,果然是花團錦簇的好文,不由連連讚歎。忽然,他奇道:“這賈以禮有如此才學,為何還要……”
韓非本想說,賈以禮有如此才學,何苦還去賈府走關係,不是多此一舉嘛,平白落下不好的名聲。
江楓明白的韓非的意思,說道:“忠國公,或許安遠侯賞識賈以禮的才學,才把他的名字告知公爺也未可知,不管如何,賈家有此人才,都是值得慶賀之事!”
“嗯,此次會試圓滿結束,江相公居功至偉,本座一定向太后請功!”
“多謝忠國公,微臣告退了!”
江楓走後,韓非又看了幾遍賈以禮的文章,很是讚賞,不覺對此人有些好奇,便派人去將安遠侯賈政請過來。
“父親,賈以禮是何來歷?”韓非一見賈政即問道。
賈政還不知會試的結果,平和地說道:“賈以禮一家算得上是咱賈家的親族,按輩分論,他應是你的侄兒,他們家非常貧寒,就連此次進京的路費還是別人資助的。這孩子今年二十歲,品學不錯,為人也很穩重,為父顧念他是同宗晚輩,家貧求學不易,也就想著讓你提攜一二!”
“果真是寒門出大才呀!”韓非將此次會試榜單遞給賈政,嘆道:“賈以禮的才學是當之無愧的會元!”
“這孩子竟然考了一個會元,他是憑自己才學考出來的?”
“會元豈能兒戲?”韓非將賈以禮的試卷遞給賈政,道:“這是他的試卷,會試考官一致認可的會元,憑此文章,點他會元,沒有人有異議!”
賈政看完賈以禮的試卷,感嘆道:“想不到這孩子竟有如此才學,為父看走眼了!”
“父親,賈以禮雖是旁支,卻也是賈家的族人,我想見見他,親自考核一下,若是確有真才實學,倒是可以大力培養一番!”
“非兒,這孩子儘管才學不錯,你親自見他是不是太厚待了?”
“人才難得,賈家要想興旺發達,就要破格提拔人才!父親,你帶他進宮……哦,此時比較敏感,你帶他晚上去我府上,儘量隱秘一點。”
“那好!”
韓非畢竟是賈家的後人,對賈家還是很關心的,平時對賈家嚴苛,更多的是恨鐵不成鋼,賈家人太不爭氣了,如今發現賈家出了一個人才,自然非常高興。天近黃昏後,他把未處理完的奏摺讓侍從打包,便出宮回府。
“公爺,老太爺領著一名小少爺在二進廳內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