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最符合這種人設的人物模型應當是要樣貌沒樣貌、要身材沒身材、要錢沒錢且生活不順的平凡中年男人。’
在陳安夏想著的同時,腦海中就構築出了連續殺人犯的大致人物模型。
這位人物模型是一位看不清面容的銀髮中年。
在其上還貼著很多的標籤,例如身形不佳、生活不順等等。
不過,雖然這只是大致的人物模型,並沒有具體的五官長相。
但是陳安夏如果真的看見這樣的銀髮中年,即使不知道他的長相,也能夠憑藉大致的人物模型一眼認出。
當然,陳安夏並沒有真的認為,在現實中會存在與自己構築的人物模型完全吻合的銀髮中年存在。
因為已知的資料太少,陳安夏也無法確定自己所構築的人物模型是否準確。
陳安夏也沒有想要去抓捕這位活躍在紐約午夜的連續殺人犯。
畢竟,這位連續殺人犯身上所攜帶的槍械,足以對陳安夏造成致命的威脅。
而陳安夏之所以會構築人物模型,是一種娛樂消遣,也是對自己偵探底蘊的一個測試。
陳安夏打算等到紐約警方逮捕這位連續殺人犯之後,再將警方公佈的犯人資訊,與自己構築的人物模型進行比對,看看會不會一致。
如果會一致,那就沒什麼好說的。
如果不一致,那麼不一致的點在哪裡?自己在構築人物模型的時候,是哪個地方出現了差錯?
這些都是陳安夏到時候會去思考、會去研究的問題。
陳安夏很享受解開這些問題的成就感,以及獲取全新知識的喜悅感。
華生自然不知道陳安夏的心理活動,更不知道陳安夏僅憑自己的三言兩語,就在腦海中構築了連續殺人犯的大致人物模型。
很快的,陳安夏和華生就抵達了雜誌的拍攝地點。
很湊巧的,雜誌的拍攝地點就在紐約百老匯的附近。
另一邊,工藤新一和毛利蘭也抵達了紐約,坐上了早就在機場等待的工藤有希子的車。
在上車後不久,毛利蘭就因為舟車勞頓,很快就在後座沉沉睡去。
至於工藤新一,則是坐在副駕駛座上打著哈欠。
工藤有希子見狀不由開口道“新一,你也先睡一覺吧,等到地方了我在叫你們起來。”
工藤新一聽此,又打了一個哈欠道“不行,我答應過小蘭,要在到達布魯克林橋的時候叫醒她,讓她好好地觀賞曼哈頓的夜景。”
工藤有希子聞言微微一笑,隨即臉色有些曖昧道“新一,你老實告訴我,你和小蘭的關係,經過這一趟的旅程之後,有沒有更進一步?”
“要知道,我和你爸可是都十分想要聽到你和小蘭的好訊息。”
工藤新一對此,臉上先是露出了羞赧之色,隨即像是想到了什麼,有些咬牙切齒道“都怪那傢伙!”
“那傢伙?”工藤有希子有些好奇地問道。
工藤新一也沒有多想,直接應道“就是陳安夏啊,這一次在飛往洛杉磯的飛機上遇到了他。”
“這傢伙,不僅搶走了屬於我的風頭,還搶走了小蘭的關注,可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