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安夏不認識高島孝,但是在場的玩家,以及直播間內的玩家有很多都會認識高島孝。
這不僅是因為高島孝是天元道哉座下的弟子,更是因為高島孝在年幼的時候,也是如同山崎三次郎和舍人凖一般的天才角色。
在高島孝出現之後,直播間內的彈幕再起。
“沒想到高島孝竟然會出現。”
“高島孝是誰?他很出名嗎?”
“樓上的一定是新人吧,高島孝在年幼的時候,可是如同山崎三次郎一般的第一人。”
“現如今20歲的高島孝,是天元道哉座下的職業六段棋手。”
“不會吧,如同山崎三次郎和舍人凖一般的天才棋手,怎麼會到了20歲才只有職業六段?”
“高島孝之所以只有職業六段,是因為高島孝只參加了職業六段的定段賽,時間還是在3年前。”
“你的意思是說,這3年裡高島孝沒有再去參加之後的定段賽?”
“沒錯,這也是高島孝只有職業六段的原因。”
“那高島孝為什麼不參加職業六段之後的定段賽?”
“原因我也不是很清楚,不過我聽說跟天元道哉的棋理傳承有關...”
......
正如直播間玩家所談論的那般,高島孝之所以現今只是職業六段的棋手,是因為高島孝自己不去參加之後的定段賽。
之所以不參加,是因為高島孝遇到了棋理瓶頸。
這道棋理瓶頸卡了高島孝整整三年。
當然,這並不是說高島孝的圍棋天賦不夠,而是因為天元道哉棋理傳承的特殊性。
天元道哉的棋理傳承講究厚積薄發,如果自身底蘊不足,就無法突破到下一個境界。
高島孝年幼時就是因為天賦太好,導致棋力增長飛快,對於天元道哉棋理的感悟也是突飛猛進。
這就導致高島孝自身的底蘊,無法跟上快速增長的棋力和棋理,也就導致了棋道瓶頸的誕生。
不過,這棋道瓶頸的存在有好有壞。
壞的地方自然不用多說,而好的地方...
天元道哉曾經有說過,一旦高島孝突破這一次的棋道瓶頸,就將會一路順暢且迅猛地達到職業九段,也即是一流棋手的層次。
也因此,在這三年來,高島孝一直在積蓄著自身的棋道底蘊,也因此沒有去參加此後的定段賽。
就在最近,高島孝感覺自身的棋道瓶頸已經開始鬆動。
高島孝知道,自己距離厚積薄發的日子不遠了。
而高島孝之所以會選擇來挑戰陳安夏,一方面是因為此前天元道哉的異動,讓高島孝對陳安夏產生的興趣。
另一方面則是高島孝心中有種預感,預感與陳安夏的對弈,或許能夠加速自己突破棋道瓶頸。
當然,對於這些,陳安夏是不知道。
在陳安夏看來,高島孝應該也是一位職業棋手,棋力應該與此前挑戰自己的玩家差不多。
棋局在這樣的情況下開始了。
根據猜先結果,這一局棋是陳安夏執黑先行。
沒有絲毫猶豫,就見陳安夏伸手捏起一枚黑棋,緩緩抬於棋盤上空,再宛如落雷一般劈落而下。
高島孝見此,亦是沒有猶豫,直接執棋落子,在棋盤之上落下了自己的白棋。
啪!
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