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鶴溝的獵戶們明白什麼叫“報名”了,原來跟徐家的丫鬟報個自己的名字,就是“報名”啊。
但令人難受的是,“報名”還需要交一文錢。這讓獵戶們有些打退堂鼓,又沒買你傢什麼東西,憑什麼要交錢?
不過在5貫錢的誘惑下,他們還是交上了那一文錢的“報名費”。
李大壯毫不猶豫地報了名。他數了數報名冊上的名字,一共有一二十個,自己要在這麼多人的競爭下拿下“鹿鶴溝第一弓手”的稱號,還真有些挑戰性。
“嗯,明天再多練五組箭吧。”
……
在幕後組織這趟活動的徐文山,正忙得焦頭爛額。
沒想到這麼一個簡陋的活動,居然都差點辦不起來!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侷限性。在徐文山上輩子,這種活動的量級連大學裡校園活動那種程度都算不上,但是組織起來也艱鉅無比。
首先是識字率的問題。關於報名廣告、報名點這種設定,按照他的下意識就準備畫張海報,結果忽然想起來:那些獵戶可都是不識字的,所以需要找個人念。
可是他手頭居然沒幾個識字的人。小翠是女孩,聲音太小,阿發又不識字。
所以他只好連夜讓阿發把稿子給背下來,到時候拿張紙裝樣子。還好阿發機靈,居然生生把稿子一字不漏地給背下來了。
小翠能識字,卻沒寫過字。好在那些村民的名字都是張三三、李四六這種,寫起來也不難,所以讓小翠練了幾天的字,湊合湊合也能用。
但今後治理一城一國就複雜了,需要大量能讀書寫字的幫手,徐文山多多少少也能理解古代求賢若渴的心情了。
夜晚,徐文山在“聊齋”裡,舉行了第一次“聊齋會議”。
參會的人員有:徐文山,鹿澤,小翠,阿發。
主持會議者為徐文山。發言人徐文山。書記員徐文山。
“小翠,報名情況怎麼樣?”徐文山問道。
“今天一天總報名人數為24名,其中獵戶有17名,農民3名,無賴4名。”小翠道。
“無賴”本意是“無所依賴”,指的是村裡的失地農民,沒有生活來源,整日遊手好閒,農忙時到大戶人家幫工,閒時則四處混吃度日的青年。
徐文山說:“鹿鶴溝的獵戶不止這麼點,看來還是有獵戶有些猶豫。”
看小翠有些欲言又止,徐文山說:“有什麼想說的,請暢所欲言,不用藏著。”
“少爺,”小翠趕緊說,“奴婢失禮了,只是有些話不得不說:奴婢以為,很多獵戶之所以不報名,都是因為需要交1文錢的那個……報……報名費。奴婢覺得,這1文錢,不痛不癢,不收也可,說不定報名的會更多。”
徐文山搖搖頭,道:“我這1文錢,是要培養他們的付費意識,只要他們肯花1文錢,就肯花更多的錢,這1文錢只是個藥引。我辦這個比賽不是為了找樂子,也不是做慈善,而是為了拓展鹿鶴溝的市場。連1文錢都不肯付的人,我們也不用指望從他們身上賺錢。”
雖然一些聽不懂,但小翠還是覺得徐文山莫名地厲害。
小翠又道:“少爺,奴婢斗膽,少爺為什麼要從這些獵戶手上賺錢呢?他們連塊地都沒有,還不如我們家那些佃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