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前排,長槍兵先是被長矛給刺中,頂在了前面,而長劍手就地一個翻滾,從那排齊刷刷的槍林下方鑽了進去,有長槍兵在後面頂著,這些長矛手一時半會兒還無法收回長矛。
他們在地上奮力匍匐前進,眼看著距離越來越接近,只要他們一揮劍,眼前的這一排敵人就要全部離場。
就在此時,徐文山再次下令:“後排,刺!”
一排長矛從前排的縫隙中捅出來,刺到那些長劍手身上,就在這一瞬間,那些長劍手馬上傷亡過半,剩下的也在翻滾尋找空隙。
“刺!”
前排後排的長矛一起發力,將藍方敵人的陣型全部衝散,又是一番激戰後,藍方的陣型終於全面崩潰,只剩下一些零散計程車兵。長矛方陣繼續前進,這些潰兵幾乎沒有抵抗的餘力,在幾十個人的一齊衝鋒下,能在五米長的長矛下倖存下來的人,很少。
在消滅完敵人的近戰部隊後,就只剩下弓箭手部隊任他們宰割了,在弓箭手的幾輪沒有力度的射擊後,長矛方陣已經衝到了弓箭手面前,藍方陣地告破,這次是紅方的完勝。
包括紅方的人在內,所有人都沒有想到,最後會是這個結果。
在最後統計傷亡時,所有人都被震驚了一下。藍方共計112人,只剩下了30多名潰兵,而紅方總計50個人,僅僅折損了8個,這8個還基本上都是被弓箭所傷,根據估計,有肩甲和頭盔的保護,這些單體弓造成的傷害應該不值一提,只是演習的規則所限,才算他們“陣亡”。
誰也沒有想到,區區長矛方陣,能戰勝兩倍於自己的敵人。
其實在徐文山看來,這個結果並沒有什麼好吃驚的。紅方的這些士兵,是自己招募的職業軍隊,全脫產,每天什麼都不幹只訓練,打敗一群從來沒正兒八經訓練過的雜牌軍,沒什麼好奇怪的。
其實長矛兵並沒有多神奇。只是在目前,長矛兵是徐文山能想到的最快見效的、成本最低的兵種。歷史上真正大發神威的西班牙方陣,也是需要配合火繩槍部隊使用的。
近戰兵種的作用是維持陣線和推進陣線。長矛兵這種極其依賴陣型的部隊,其實很笨重,若是在有兵力優勢的情況下,怎麼打長矛兵都好說。
比如,可以利用騎兵繞到側翼進攻,可以投擲燃燒彈,可以用弓箭……
只有在有火力優勢的情況下,長矛兵方陣才有作用。比如說,如果徐文山有兩臺野戰加農炮,他可以很悠閒地讓長矛兵守在前面,等著敵人進攻。
但是,這些都只是假設而已。
別說野戰加農炮,他的敵人連複合弓都沒有。
最主要的是,他們面對的敵人沒有組織度,打仗全憑個人勇氣。
但是個人的力量,在集體面前永遠是渺小的。幾十杆長矛往前一戳,什麼技巧、什麼勇氣,都不管用。
所以這場演習的勝利,不是先進武器對落後武器的勝利,而是有組織度打無組織度的勝利。
總而言之,對於這場演習的結果,徐文山不是特別滿意,演習過後,在這個世界目前的生產力水平之下,能擊敗長矛方陣的方法有好幾種。
長矛兵方陣只是徐文山練來應急用的,因為他眼前有一個急需處理的敵人:風石村。
也許新型武器很快就能研製出來,那時,長矛兵可能將會退出歷史舞臺。但是,最初的這一批長矛兵,會將這一個月的集體主義訓練結果,永遠地傳承下去,成為新軍的火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