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做完案子後,徐文山也沒閒著,他跑去城外買了一處宅子。
他是以李大壯的名義買的,查也查不出什麼。
這棟宅子目前主要是打下第一顆釘子,以後紮根沙縣,都要從此處開始展開攻略。這宅子的地理位置非常不錯,剛好在幾片肥沃土地的中間,而且風水非常差。
風水非常差,這對徐文山來說相當重要。風水越差,就越容易聚集陰氣。
這幾日如他所預料的一般,城門口的盤查變得嚴格了許多,他輕易都不進城了。他還有最後一個目標沒完成,一旦完成,他便會毫不留情地回鹿鶴溝。
他的最後一個目標是,收購稻種和麥種。
鹿鶴溝緯度不高,熱量很足,只因為在群山之中,降雨嚴重不足,所以水資源匱乏。
目前為止,鹿鶴溝才只開闢出幾百畝田地,不是因為土地少,而是因為水不夠。
水!水!水!是制約鹿鶴溝發展的第一瓶頸。
只要解決了水的問題,水稻、小麥,這些徐文山前世吃慣了的東西將不再是夢。
粟就是小米,是一種旱地作物,吃不慣,徐文山已經受不了了。
另一個原因,是以鹿鶴溝的條件,水稻和小麥可以輪種。
收完水稻馬上排幹水田,水田變旱田,改種小麥,越冬後第二年再種水稻,能完成一年兩收。
一旦輪種成熟,鹿鶴溝能養活的人口可以成倍上升。
那個時候,鹿鶴溝才能成為自己穩固的堡壘。
所以改善鹿鶴溝的地理條件迫在眉睫。
關於如何改善水資源,徐文山已經頗有頭緒了。心裡有底氣,他才敢來買水稻種子和小麥種子。
經過幾天的打聽,徐文山得知,三天後,北地就會來一隊行腳商,他們會賣各種稀奇古怪的東西,其中就有小麥種子。
至於水稻種子,本地就可以買到。
其實做出了這種大事後,直接走是最穩妥的,但是為了不留遺憾,徐文山硬是在這裡多留了三日。
這三日過後,北地行腳商人沒等到,倒是等到了一個道士。
這日徐文山回城裡旅館,在路上遇到了一青衣灰冠的道士。
徐文山和其他行人一般,裝作很恭敬地朝道士鞠了一躬。
他的表情帶了幾分崇敬,幾分畏懼,還有幾分惶恐。
等他抬頭時,那道士的手上卻多了一柄劍。
是一柄寒光閃閃的劍。
徐文山的瞳孔陡然放大,那柄箭如同一條銀蛇,迅疾地刺到徐文山的鼻尖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