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鑫腦子裡亂亂的,還沒想通什麼意思,徐文山又吆喝小廝過來跟郭鑫回家,去他家裡抬糧食。
郭鑫稀裡糊塗地回了家,稀裡糊塗地量了餘糧,又稀裡糊塗地看徐家人把家裡的糧食搬空。坐在家裡的時候,還沒有想通到底跟徐文山簽了個什麼契約。
他把自己最聰明的四兒子叫過來,問道:“四狗子,我今天這筆生意,是賺了還是虧了?”
四兒子心算了一遍後,道:“從錢貨上來講是賺的,我家的田去年一畝產5鬥糧,若每年都如此,他家要的利息也就是2貫錢,也就是說我們家借到了20貫,卻只需還2貫利息,賺了不少。同時他又把我家的餘糧按高於市價的價格買了,我家還是賺的。”
郭家有56鬥粟的餘糧,按每鬥42文賣給了徐家,那賣得的錢,自然是被徐文山寫到了“購物本”上,現在郭家在“購物本”上,已有22貫又352文錢了。
郭鑫一想,的確如此,又道:“可是我家餘糧沒了,我也沒見到那些錢啊?”
四兒子道:“可是我家接下來五年,徐家都要管我家全家吃的糧和肉了,豈不是很好?”
郭鑫釋然了,晚上睡覺時,忽然想到:“徐家公子按42文每鬥買了我家的糧,我家又可以按40文每鬥去買他家的糧,那麼我淨賺112文錢,同時徐家借給我家20貫,20貫足夠買下十畝地,十畝地每年可以產50鬥糧,也就是2貫錢,而他們家只要那麼一點利息,等於我家還是賺了好些錢……可是這些錢哪兒去了呢?”
想著想著,他進入了玄妙的境界。
……
擺平郭家後,徐家那些死士都用崇敬的眼神看著徐文山。徐文山送他們走時,有的死士還朝徐文山深深鞠了一躬。
這些人是徐長水的死士,不是徐文山的死士,若有一天徐長水辭世了,他們也會抹脖子自殺。不過這不妨礙他們對下一代家主產生敬意。
暫時用“購物本”策略穩住了郭家,可以保證短期內郭家不會再興風作浪了。“購物本”暫時把郭家跟徐文山的糧油行利益捆綁在一起,等郭家人醒悟時,他們一定會懊悔被徐家空手套白狼了,一定會再度鬧起來,不過那時自己應該已經回來了。
是時候出發了。
這次徐文山的目標是縣府。
他從道士那裡得知,自己所處的位置是陳國一個偏僻的小山溝。而陳國真正富庶的地方,在紫府平原,那裡是群山中的一片盆地,沃野千里,土壤肥沃,川流縱橫,是天賜的膏美土壤。
據說那裡稻米香、魚肉肥,聽說最近還有一種叫做“面”的食物在流行。
據說那裡地廣人稠,隨便一個州府都有百萬人口,城市裡什麼都有。
據說那裡商賈往來如織,小販往來如梭,集市上賣什麼的都有。
據說那裡還有西域的商人,他們帶來了奇怪的食物,和新奇的瓜果。
在一個清晨,徐文山帶著鹿澤,和一車皮貨、肉乾,將牛車駛向山中。
這次去外面,不僅要賣掉手中的貨物,還要帶回這個世界新的事物和技術,至少要讓鹿鶴溝的技術水平和整個世界平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