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的像你說的那樣,在武俠、仙俠和古代神話三方面,用多部影視劇各自建立一個宇宙,同一宇宙下的各主要角色可以互相聯動,那麼華夏影視的成功,觸手可及。”
對於張昀提出的“宇宙”觀點,程皓給了一個肯定的答案。
而這個答案,被在場的所有編劇認可。
“所以,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考慮考慮該如何建立這三個宇宙。”張昀對眾人說道,“我的想法是,大家分成‘武俠’、‘仙俠’、‘神話’三組,每一組互相研究劇本,預計用一年的時間寫出至少能夠讓這個宇宙初步運轉的,足夠數量的優秀劇本出來。我將其稱之為‘第一階段’。
“而後的二到三年,我們集中全部力量拍攝相關影視劇,爭取用最快速度在觀眾心中形成‘宇宙’這個概念。當‘宇宙’概念初步確立,我們就可以進入第二深入階段,讓所有主角集合到同一部作品當中,引爆觀眾心裡的期待,同時繼續擴充‘宇宙’的規模。
“至於第三階段……那個階段過於遙遠,現在就算確定下來也不能十拿九穩。不過我的預想裡,第三階段的三個宇宙,應該在全世界獲得足夠多的粉絲數量,並且開始更新換代,用更多的新穎角色吸引更多的觀眾……”
張昀的這個“宇宙”計劃,基本上就是照抄的漫威十年計劃,只是他沒有明確十年期限而已。
他確信,只要這個計劃的開端足夠順利,“華夏古文化”宇宙的建立,要比漫威簡單得太多了。
尤其是在“更新換代”這一點上。
《復仇者聯盟4》裡,鋼鐵俠和隊長為什麼要一個犧牲一個變老?無非是合同到期,要換演員了而已。
但是換演員,對漫威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因為編一個二代鋼鐵俠或者二代隊長,過於傷腦筋。
漫威的鋼鐵俠、隊長和綠巨人等超級英雄是如何產生的?
科技,變異以及變異。
正所謂富人靠科技,窮人靠變異。他們這樣的英雄產生方法,相當於一種捷徑。
再普通的人,被蜘蛛咬上一口也能變成超級英雄,可不就是捷徑嗎?
但捷徑也有捷徑的壞處,其最大壞處就是,難以找到繼任者。
鋼鐵俠還好說,反正就是花錢嘛,把裝甲給別人,小辣椒也能當鋼鐵俠。
但隊長呢?金剛狼呢?
在《金剛狼3》中,某組織透過血清複製,搞出來一個X23。但以後X23的繼任者要怎麼搞呢?
繼續血清複製?那創作者也太沒有想象力了。
這一點上,華夏的武俠仙俠可就簡單多了。
習武修仙者,自身天賦很重要,但勤懇與師承更加重要。若是有一天,某個演員演不動了,合同到期了,只需要給他編一個徒弟出來,再給他安排一個“壽終正寢”,他的徒弟就可以繼承衣缽,繼續在江湖縱橫。
這就是武俠仙俠的優勢,完全不用擔心演員的更替問題。
張昀用了將近半個小時的時間,將自己關於這個“宇宙”建設的詳細要求給眾人講述了一遍,直到講得張昀口乾舌燥,一切才差不多說個明白。
“大家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嗎?”張昀喝了一口水,問眾人。
眾人搖搖頭,表示沒有。
“那接下來就是分組問題了。誰想寫武俠,誰想寫仙俠,誰又想寫神話?”張昀問道。
張昀這麼一問,早就在心中有些計較的編劇們立刻找起了各自的“隊友”。
林鎮遠毫不猶豫選擇了武俠,程皓和陳琦這兩位大佬對武俠也是駕輕就熟,便也選擇了武俠宇宙。
愛思異、毀人不倦等人也相繼選擇了自己側重的陣營。
分組相當順利,唯一讓張昀感到詫異的是,向來跟林鎮遠在一起的易學斌,竟然沒選擇武俠,而是選擇了神話。
“原創劇本我不在行,我比較喜歡改編。神話改編……一聽就很有挑戰性。”易學斌是這樣解釋的。
“我們都分好了,倒是你,打算加入哪個小組啊?”等小組分完後,所有人的目光看向了張昀。
張昀說得頭頭是道,但他光在那裡動嘴皮子,哪個小組也沒加入,這大家可不答應。
“我就不加入某一個小組了,我負責統籌規劃,幫助大家梳理思路。這可不是偷懶啊,這工作非常繁瑣的,我得保證每一個劇本之間互有聯絡,工程量可大了。”張昀的解釋看起來好像有些蒼白無力。
“嗯……你統籌規劃也好,這個宇宙的概念是你提出來的,你當然比我們都更瞭解具體情況。”程皓聞言,點點頭表示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