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330 資料說話 (1 / 2)

會議室裡,三人表情各不相同。

齊曉芸的臉上有些驚訝,但她的驚訝不是對於《功夫》在美利堅上映,而是對於張昀口中所謂的“上映一週票房”。她不明白張昀為什麼要說這件事。

易學斌則是一頭霧水,眼神裡充滿疑惑。他對於《功夫》在美利堅上映這事兒,完全不知道。

至於劉明洋,是三人中表現得最為誇張的。他直接站了起來,問張昀道:“《功夫》什麼時候在美利堅上映的?這事兒我怎麼不知道?”

“劉導,這件事是張總私下讓我辦的,所以沒有寫入公司的彙報裡。”齊曉芸幫助張昀回答了這個問題。

“私下?這是幹什麼?”易學斌皺眉問道。

“咳咳,我得跟你們解釋一下。《功夫》的海外版權,是我原本打算的,進入好萊塢的敲門磚。”張昀輕聲咳嗽了一下,向劉明洋和易學斌解釋道。

《功夫》的海外版權,是當初張昀臨去好萊塢前,讓齊曉芸準備好相關合同檔案,一起帶去好萊塢的。

在張昀原本的設想中,為了能夠和馬克打好關係,他準備先讓馬克看一遍大銀幕版本的《功夫》,以使馬克產生對華夏電影的興趣。在此之後,如果可能的話,他再將《功夫》的版權賣給馬克。

只是真見到馬克時,張昀才發現,作為圖侖影業的少東家,馬克想要看到《功夫》,而且是3D版本的《功夫》,根本是不費吹灰之力。

既然馬克早就看過《功夫》,而且也有意向和張昀合作,事情就變得簡單了許多。

最終,張昀決定將《功夫》海外版權免費贈予馬克。

不過馬克也不是在乎這點兒小錢的人。籤合同時,他還是用略高於市場價的分成價格,購買了《功夫》的海外版權。

而這個市場價是多少呢?

50萬,刀樂。

聽起來有點不可思議。

一部投資超過六億的華夏特效片,在美利堅的版權費才只有五十萬?

刀樂也不行啊!

這差距也太大了吧?

但事實上,確實如此。

首先要明確,版權這種事,一般就兩種情況,買斷和分成。

買斷是一錘子買賣,版權賣出後,不管對方透過這部作品賺了多少錢,都與你無關;分成則是對方和你共同拿收益,多了少了,得看市場的意見。

張昀賣給馬克的《功夫》,就是這樣的分成銷售。新世界佔70%的票房收益,圖侖影業佔30%。

所以,《功夫》的版權價格,只有區區的50萬而已。

——不過就算買斷,《功夫》也頂多能賣個100萬而已。

原因就在於那句老話。

大人,時代變了!

上世紀九十年代,許多優秀的華語電影經常能賣出不錯的海外版權費用。比如老謀子,你別看這位國師現在好像沒怎麼拍電影,但九十年代零零年代時,他的每一部電影,都能在海外賣出超過一千萬的票房成績。

然而到得如今,別說老謀子了,就算是華夏全明星陣容,也很難在海外賣出高版權價格來。有些所謂的大片,可能也就只買個幾十萬刀樂而已。

這並非是華語電影質量變差(雖然確實爛片變多了),而是時代的改變。

事實上,不只是華語電影,凡是非好萊塢片和非英語片,其海外推廣都是越來越困難的。法蘭西鼎鼎大名的藝術片,如今也只能在歐洲範圍內盛行,放到其他地區,同樣也賣不動。

這一切的原因,不過是如今越來越智慧化的手機,越來越清晰的家庭影院,以及越來越短的各大流媒體平臺視窗期,衝擊了海外市場而已。

電影想在海外上映,一般會有一定程度上的時間延遲。這點延遲在九十年代並無所謂,但在網路發達的今天,卻非常關鍵。

如今的各地區觀眾,如果想要看某一部非本國電影,他們只需要輕輕鬆鬆點幾下手機螢幕,就能找出相應的資源,哪怕這個影視作品,根本沒在本國上映。

就像當年那部《joker》,大陸地區看不了有什麼關係?過上個幾天,就有相關資源流出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