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我的網戀物件是明星> 318 我老婆可能想我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318 我老婆可能想我了 (1 / 2)

《臥虎藏龍》用非常複雜的劇情,講了一段並不複雜的故事。

一代大俠李慕白決心退出江湖,遂將侵染了四百年曆史,殺人無數的青冥劍託付給紅顏知己俞秀蓮,讓她將青冥劍作為禮物,送給貝勒爺收藏。

然而當夜,青冥劍便被人盜走,之後的大多數情節,無非就是對青冥劍的追蹤和找尋。

很簡單的武俠偵探片。

但,如果這部電影只是講了這樣一個尋找青冥劍的偵探故事,那《臥虎藏龍》絕不可能成為最經典的武俠電影,更不可能當年上映時,在北美拿下至今仍然沒有華語電影可超越的1.28億刀樂票房,並且成為第一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華語電影。

如果只是在空中高來高去就能拿最佳外語片,那華夏可有太多武俠片可以與《臥虎藏龍》一戰了。

事實是,《臥虎藏龍》拿下了最佳外語片,而其他武俠片甚至沒有進入美利堅人的眼裡。

《臥虎藏龍》的經典之處,在於它跌宕起伏的劇情,以及絕佳的動作設計。這些動作設計,並非只是高來高去。導演李安在讓動作導演袁和平設計動作時,清楚地告訴袁和平,電影的每一處打鬥,都要有其思想,有其意境。李慕白的招數,玉嬌龍的招數,都要體現當時的人物心境。

這種甲方要求,真就跟“我想要五彩斑斕的黑”沒什麼區別了。

打鬥就是打鬥,什麼樣的打鬥才能體現人物的心境呢?

這無疑是對袁和平的一種為難,一種挑戰。

但袁和平做到了。

《臥虎藏龍》中的數段打鬥場面,都非常經典。尤其是李慕白和玉嬌龍在竹林中的那場大戰,不僅唯美到每一幀每一秒都富含詩意,更是體現了兩個主要人物之間的心理變化。

而這,便是《臥虎藏龍》所以稱為經典的第二個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既東方又西方,既有東方的含蓄美感,也有西方人對愛情,對性的追求。

性。

可能有人不理解為什麼一部武俠片可以扯到這個話題,但在西方人看來,《臥虎藏龍》確實有著許多性的隱喻。

譬如李慕白和俞秀蓮之間的情感,對於咱們華夏人來說,我們能看出來李慕白對俞秀蓮的喜歡,但李慕白一直保持著東方人的含蓄,兩人最“露骨”的接觸,僅僅是李慕白牽住俞秀蓮的手,以及李慕白死時對俞秀蓮袒露真意的那番話。

而在西方人看來,李慕白和俞秀蓮的感情,非常有“俄狄浦斯”的感覺——也就是類似禁忌的違背倫理的戀母戀父情結——在《臥虎藏龍》中,俞秀蓮與李慕白之間,隱忍而深沉的愛情,便是這種情結的延展。

再比如說李慕白和玉嬌龍的竹林大戰。這場大戰從東方視角看,其中的哲學是“理”,是李慕白作為大俠,欣賞後輩,培育後輩的“俠義風範”,是對玉嬌龍這名武俠奇才的懲戒和規勸。

然而在西方人看來,這場大戰,是性,是意亂情迷,是男女之間的挑逗和廝殺……

其實自《臥虎藏龍》出生到現在,網路上不乏對它的批評之聲,相當一部分人認為,《臥虎藏龍》是一部“披著武俠皮的西方片”,認為《臥虎藏龍》壓根就不是華夏片。

這種論調很正常,也很正確,因為《臥虎藏龍》的故事核心,就是有西方因素。

但必須要說的是,有很多華語電影在世界範圍內獲獎,比如說《活著》,比如說《霸王別姬》。這些華語電影簡直拿獎拿到手軟,不比《臥虎藏龍》差。

然而這些電影所以能獲獎,很大程度上與它們“挖掘華夏民族劣根性”來討好西方電影節評審有關係。

唯有《臥虎藏龍》,另闢蹊徑,將故事放在古代,將東西方文化結合。

《臥虎藏龍》所以能成功,也正是因為導演李安拍出了這樣一個無論東西方都能看得懂的故事。

西方人看不懂什麼“俠之大者”,看不懂為什麼大俠看到有天賦的晚輩,就起了調教之心。在他們的理念中,高手是不會免費提供幫助,甚至傾囊相授的。

尤其玉嬌龍這個被長輩教導的後輩,還是一個壓根不珍惜這種機會的人。

如果《臥虎藏龍》只是拍長輩教導晚輩,那它便不能獲得如此高的成就;正是因為《臥虎藏龍》將李慕白和玉嬌龍的感情,描繪到了“師徒之上”,西方人才說,他們喜歡《臥虎藏龍》。

張昀一直覺得,華夏電影想要走出去,想要立於世界之上,便必須從地區性成長為世界性。但華夏電影市場與世界是有隔閡的,想拍出西方人能看到的華夏電影,最好的辦法還是在好萊塢立足。

因為好萊塢有著完善,且與整個世界接軌的電影產業。

而張昀選擇《臥虎藏龍》,則是因為,這部電影既能讓他立足好萊塢,也能打響華夏電影的名聲!

——

林欣瑤:“還有多少天回來?(氣呼呼)”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