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314 解答 (1 / 2)

酒會依然在有序地進行著。大廳裡迴響著悠揚的西方古典音樂,侍從們穿梭在人群之中,為每個需要服務的客人服務。

這些好萊塢巨星們一邊談笑著,暢飲著,一邊將目光投向本場聚會的舉辦者馬克這邊。

對於何宇白這位曾經在好萊塢當製片的華夏人,很多人認識;但對於另一個華夏人,他們就完全沒概念了。

他們很好奇,能讓馬克放聲大笑的華夏人,有什麼神奇之處。

難道又是那套馬克非常喜歡的華夏武俠嗎?

“不是華夏的武俠片?”

馬克皺著眉頭,對於張昀給出的答案十分不解,

“怎麼會不是華夏武俠片呢?”

“我看過你投資的那幾部電影,平心而論,在特技方面,這些電影做得都非常好,甚至比大多數華夏武俠片做得都要好。但是,華夏武俠片的關鍵不在於特技的水平,而在於角色的性格,以及其中所表現的精神。”張昀悠悠說道,“就拿你前幾年投資拍攝的那部《天山來客》來說吧,那部電影看起來像是華夏武俠片,但其實……”

“其實什麼?”馬克立刻追問。

“其實它什麼也不是。”張昀道。

《天山來客》這部電影是四年前馬克對華夏武俠片的最後一次嘗試。在這部片子中,他請到了幾位亞裔演員擔當主角,並用上了他所能動用的全部資源,給《天山來客》加了無數DuangDuangDuang的特效。

就跟《功夫》的特效一樣牛掰。

然而這部電影的成績只能算勉強。

因為它的故事核心不夠武俠,它的角色設計過於刻板。

美利堅人對華夏的刻板印象,由來已久。一方面是好萊塢的故意抹黑,一方面也是他們壓根就不屑於去了解真正的華夏人,真正的華夏是什麼樣的。

就像劉亦菲演的《花木蘭》。

劉亦菲好看嗎?好看!

但《花木蘭》好看嗎?

爛到家了!

先不說是不是寫《花木蘭》的編劇壓根就沒想好好搞一部好電影,就那醜得讓人反胃的妝容,就那離譜的設定,以及花木蘭的角色性格,那就不是華夏的花木蘭!

那是美利堅刻板印象下,產生出來的美利堅人以為的花木蘭!

而這,也是大多數好萊塢拍攝的“華夏電影”的通病——用黃教主的話來說就是,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我覺得你們華夏是這樣的,你們華夏就得是這樣的。

就像美利堅電影裡,華夏永遠都是貧窮和落後的;就像在外國人眼裡,華夏是非常不自由的……

說回《天山來客》。這部電影的大體故事就是,一個在天山某個隱世宗派修煉多年的少年,得到了父親被人殺死的訊息,為了給父親報仇,少年第一次離開天山。在這複雜的紅塵中,他遇到了處事圓滑的女主角,並且在女主角的幫助下,找到了自己的殺父仇人,最終得以報仇雪恨……

就這劇本,很多年以前華夏電影就不這麼拍了。故事俗套得張昀一天能寫一公斤,能賣出票房才有鬼呢!

而劇情都已經爛到這種程度了,其中的故事核心,人物塑造,更是要多離譜有多離譜。

雖然馬克很喜歡華夏文化,也自以為了解華夏文化。但老外終究是老外,他難以真正瞭解華夏人的處事風格和生活態度。就算他身邊有何宇白等等這樣的華人朋友,但你且想想,何宇白自己都對華夏文化一知半解,又怎麼可能告訴馬克,什麼是真正的華夏人呢?

所以在《天山來客》中,那些華人扮演的主角,行事作風又像是華夏人,又不太像華夏人;說是華夏人吧,但又不是華夏人。

比如在人物背景設定上,女主因為自己的女兒身而被父親嫌棄,父親因為貪汙受賄被某個官員處死(先不管為什麼官員可以私自下令處死朝廷命官),她便要為父親報仇。

她給出的理由是:雖然父親對她一點也不好,但他是我的父親,我必須要為他報仇。

——編劇在寫這段時,可能會覺得這是華夏強調的孝道。然而他卻不知道,這樣的孝,我們一般稱之為“愚孝”。

再比如臺詞設計上。一幫正兒八經的華夏人在玩著西方的黑色幽默,怎麼看怎麼違和。

至於什麼服化道、音樂,乃至於特技效果,更是與牛頭不對馬嘴,各有各的問題。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