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這條過了,大家休息一下!”
京城,《鬼吹燈》劇組拍攝場地。在陸澤坤和葛宇完成了一場對手戲後,劉明洋拍拍手,讓大家先去休息。
“你覺得怎麼樣?”劉明洋看著監視器裡的影片,回頭問張昀。
“瑤瑤你覺得呢?”張昀回頭問林欣瑤。
“我覺得非常好!這兩位老師的表演,很值得我學習!”林欣瑤很是開心地道。
“確實啊,這就是我心目中的胡八一和王凱旋!”張昀也點頭贊同道,對陸澤坤和葛宇的表現十分認可。
在魔都電視劇盛典結束後,張昀就跟陸澤坤和葛宇簽了合同,兩人各以兩千萬的片酬,成為了《鬼吹燈》的男一號和男二號。
之前的四千萬,能拍出完整的一部電視劇,但現在卻只請了兩個演員。
看似好像有些花的不值,但不得不說,一分錢一分貨這句老話說的一點也沒錯。貴的東西除了貴這一個缺點,剩下的全是優點。
在正式簽訂合同以後,陸澤坤和葛宇從拿到劇本,到劇組開機,這中間的過程不過十天左右,然而兩人對於所要飾演的角色,卻已經完全掌握了。
每一個演員對於自己飾演的角色,都有獨屬於自己的認知方式。
比如說林欣瑤,她對於角色的理解,通常是會在考慮自己的同時,聽取導演和編劇的意見。對於自己,她會透過劇本研究角色的定位,然後深入瞭解角色職業,將其代入到生活之中,以求能夠讓自己找到所飾演角色的心理狀態與性格。就像此時她飾演的Sy楊,雖然現在還沒演到她的戲份,但這段時間林欣瑤依然查閱了無數的考古資料,更是諮詢了眾多海外華僑,瞭解海外華僑的真實生活狀態。
再比如說葛宇,他是一個勤勤懇懇的演員,他對於角色的認知,是從臺詞和情緒兩方面來入手的。在拿到劇本後,他先是跟著整個劇組研讀了劇本,然後便開始為王凱旋這個角色寫人物小傳。
不過他的人物小傳,和傳統意義上的人物小傳有些區別。他的人物小傳大致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故事脈絡,他會把這個角色在劇本中做過的事情全部按時間順序列出來;另一部分則是把這個角色放置在場次情景之中,整理出角色脈絡,畫出一個情緒曲線,這樣可以更好地幫助他理解角色心理情緒,更快地進入到角色狀態裡。
現在,隨著拍攝的進行,葛宇已經寫了將近五萬字的人物小傳,基本不用準備,只要劉明洋喊“action”,葛宇就能變成王凱旋。
不管是林欣瑤還是葛宇,兩人努力的方向不一樣,但確確實實是努力而用心的,無時無刻不在鑽研自己的角色。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說說陸澤坤這個“異類”了。比起林欣瑤和葛宇,在片場的陸澤坤顯得十分“不敬業”。
張昀看了陸澤坤的片場表現,只想說一句:“這貨不是人。”
這貨確實強的不像人類。陸澤坤從開機到現在,在片場從來沒見他拿出過劇本,每天就是在那乾坐著,比流量明星還像流量明星。但是等上了鏡頭,不管是臺詞還是表情情緒,陸澤坤輕輕鬆鬆就拿捏住了。
葛宇之前說陸澤坤把劇本印在腦子裡,沒親眼所見前,張昀還將信將疑,但現在,他不止是信了,他是真服了。
陸澤坤這人,感覺當演員都屈才了!
陸澤坤和葛宇兩個人花了四千萬,再加上林欣瑤省下來的一千多萬片酬(林欣瑤現在的身價已經突破千萬了),這一次新世界在演員上的花費,是有史以來最貴的一次。
卻也是張昀最為滿意的一次。
陸澤坤、葛宇和林欣瑤,這三位演技各有特色,對角色認真對待的演員組成的鐵三角,真有一種夢迴《尋龍訣》的感覺。
“我覺得這部片子肯定能成為經典,就這三位演員的表現,完全可以衝擊奧斯卡了!”劉明洋作為導演,對於這種用心且實力出眾的演員,那是喜歡得不得了!
“劉哥醒醒,這是電視劇,不是電影。”張昀毫不留情地打碎了劉明洋的夢。
“我願意做夢,怎麼樣?”劉明洋滿不在乎地說道。
“那你做夢吧,我去買瓶水喝。瑤瑤,你想喝啥?”張昀懶得搭理劉明洋做白日夢,準備去買瓶水。
“礦泉水就行。”林欣瑤答道。
“我要可樂!”劉明洋道。
“要買自己買去,慣的你。”張昀完全當劉明洋不存在。
留下劉明洋在那兒罵娘,張昀來到了片場門口的小賣部。
此時已經是五月,京城的五月溫度感人。而《鬼吹燈》劇組又是在拍室內戲,更是悶熱異常,讓人渾身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