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還是和韓展溝通。
大家來到樓上,夏蘭和扈建龍忙前忙後端茶倒水一番,簡單寒暄,採訪就正式開始。
進入正題,其他人都很識趣地離開,除了夏蘭負責細節,倒是還有鄭戍明大喇喇地留了下來,坐在一旁像個監軍。
問題都是提前溝通好的。
無論內心怎麼想,兩人表現的都很專業,從蘇杭早年的生平聊到去年暑期某個少年作家的一鳴驚人,然後,就是重點提及的幾個話題,關於‘送戲下鄉’和‘擇鄰而居’,以及蘇杭在‘期貨’和‘股市’方面的兩次運作。
前兩者沒什麼好說,到了後面,韓展顯然對蘇杭如何做出市場判斷非常感興趣。
蘇杭也‘如實’回答。
自己的操作手法,主要是押注大趨勢,而不是針對細節。
這確實是實話。
只不過,並非全部的事實而已。
然後,突然之間,本來一直好好說話的韓展不免偏題起來,問起某個少年作家是不是已經被中國的資本市場禁入,這才只能轉向海外。
這個問題明顯不再提綱之內,蘇杭本想直接拒絕,沒料到,一旁的鄭戍明倒是開了口,表示蘇杭可以說說。
有恃無恐的樣子。
蘇杭也就繼續‘實話實說’。
因為自己對市場的擾動實在太大,帶來了太多不理智的跟風投資行為,為了避免局面失控,只能主動撤出。
這麼一說,本來一直沒怎麼開口的克萊爾終於發了話,帶著些調侃,詢問蘇杭的意思是不是在說,自己的影響力很大?
蘇杭點頭。
這有什麼可說的嗎?
不大的話,能讓一本雜誌一個月賣出1500多萬冊,甚至達到一個世界紀錄?
少年的這份理所當然,明顯讓女記者很無語很不爽,想要繼續,被韓展攔了下來。
最後,終於談到即將在《時代》上發表的《大風》,以及,更加關鍵的,‘風口’。
蘇杭也知道北美那邊要什麼,沒怎麼兜圈子,直接給出結論。網際網路,就是這個世界的下一個‘風口’。
蘇杭也是‘有恃無恐’。
說了又怎麼樣,關鍵還是怎麼做。
就像最近瀏覽雅虎等網站時產生的各種想法那樣,後世司空見慣的點子,無論是成功的商業模式,還是可行的運作方法,現在許多都還沒有出現。
這些……蘇杭肯定是不會輕易拿出來。
大概就是那種,巴菲特告訴大家,自己八歲的時候就去過紐交所總部。然後,當然就沒有然後了。
什麼?
如何成為一個投資大亨?
當然是因為我八歲的時候就去過紐交所總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