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何況本就四處漏風的一件事。
《青年日報》上的文章一出,加上蘇杭從《林清和許白》開始就沒想太多地把許多角色人物和故事場景都放在了河元二中,‘參商’到底是誰,學校裡,稍微關注一下週圍人事的學生,都能輕易猜到。
於是,開學的第一週,蘇杭就覺得吧,自家學校成了動物園。
不幸的是,他是唯一被圍觀的那隻。
吃飯時會被指點,做操時會被指點,開會時會被指點,上下學會被指點,就連老老實實待在班級裡,也會有人跑來指指點點。
看……
那就是‘參商’誒。
好奇怪的一種生物,竟然和咱們人類長得一模一樣。
這還不止。
甚至有口味很重的人類姑娘,還給參商寫起了情書。往往午飯時出去一趟,再回來,桌面上,或者抽屜裡,就會出現幾封字跡娟秀的書信。
曾經的蘇杭可不知道這年代高中女孩有這麼大膽。
曾經……
好吧。
平庸到不存在的人,確實不可能知道。
再就是街坊鄰里。
本就已經熱鬧了一個月,當新聞報道一篇接一篇地出現,蘇杭在棉紡路周邊也就更加的家喻戶曉。
事情原本還在可控範圍內,直到‘預付十萬’的新聞出現。
週五這天一大早,父親打電話回來,說起《中原日報》上的報道,蘇杭就明白,自己不得不更加重視起來。
通常遇到類似事情,比如中彩票了,很多人的選擇都是搬家。
蘇杭不想這樣。
即使重生之前,回憶往事,少年時可以看星空可以聽鳥鳴可以曬太陽的清貧小院,都是蘇杭這輩子最安心的一段記憶,後來不可避免地買了商品房,各方面條件似乎更好了,但他從來沒有喜歡過。
總感覺與很多人擠在一棟水泥盒子裡,一層疊一層,很壓抑。
話說回來,無論是學校還是家裡,既然想要安生,想要留下,就得動些腦子。
生活是需要一些智慧的。
《青年日報》的記者劉域和助手季靈靈再次見到蘇杭,時間是9月2日的週六上午。
地點在河元二中的校長辦公室。
提前已經聯絡過。
前些日子那份採訪素材被鍾長林拿走拆分,還有自家報紙上那篇不倫不類的文章,讓劉域很是生了幾天悶氣,生完了氣,還是壓抑不住對某個少年的好奇。
《青年日報》方面也覺得某個少年作家可以再挖挖,但只同意了劉域週末過來。
於是加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