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恂望著盧象升道:“建鬥,不是侯某拂你面子,只是,此子狂狷……”
“大真,你有所不知,全旭乃袁公子弟,不看僧面看佛面!”
盧象升只好搬出了全旭的老師袁可立。
可未曾想侯恂如果升任兵部侍郎,是正三品文官,對於袁可立反而不怵,他不以為然的道:“那又如何?袁巡撫教徒無方,某連他一塊彈劾!”
盧象升苦笑道:“大真,莫要與小輩一般見識,全旭還是孫閣老的孫婿!”
聽到這話,侯恂張了張嘴,卻沒有說話。
那還能說什麼?
袁可立沒有他的官大,而且袁可立是孤臣,沒有朋黨,不如侯恂事大,可孫承宗卻是東林黨大佬,名氣比他大,官職比他高,威望比他高。
更為關鍵的是,在這個時空,沒有袁崇煥拆臺,孫承宗遠比歷史上更受崇禎重信。
當然,孫承宗的表現也讓崇禎基本上滿意,從十月初五,皇太極攻破遵化,區區四百多里地,皇太極用了一個多月,還沒有抵達京師城下。
而且湯河之戰,一天三報,崇禎基本上知道了詳細的結果,對於滿桂和秦承祖的表現,也非常滿意,如果不是皇太極驅趕百姓衝陣,滿桂不會撤退……
這說明,孫承宗的軍略沒有問題,有問題的只是皇太極太狡猾,太殘忍。
就在秦承祖獲得了定國將軍的虛銜,而孫承宗則獲得了太子太師的虛銜,哪怕是上朝,孫承宗都要坐著的。
侯恂並不是什麼堅持的人,他隱隱約約明白了全旭今天懟他的原因。
難道說,孫承宗想讓孫婿上位,給他營造一個知兵的美名?
孫承宗的七個兒子,除了長子高中進士,補缺知縣之外,次子為舉人,其他五個兒子都是生員,他並沒有利用自己的身份和資歷給兒子鋪路。
這樣反而讓人無話可說。
現在全旭名義上與孫氏並沒有關係,也沒有成婚,既可以避嫌,也可以提拔全旭,以堵天下悠悠之口。
高,實在是太高了。
侯恂想到這裡,翻身下馬道:“建鬥,我突然想起,全旭所言也並非沒有道理!”
“哈哈……”
盧象升握著侯恂的手,二人再次回到大帳。
侯恂盯著全旭,一臉嚴肅:“你想當先鋒?”
全旭有些不解,按說侯恂不應該大發雷霆嗎?
不過,他毫不遲疑:“正是!”
雷時聲也上前道:“末將請戰,願為前鋒!”
侯恂與盧象升對望一眼。
“本官以兵部侍郎之身份,賜大名府義軍為……天雄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