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他又不相信讀書人的那一套,沈明澤一時之間也想不出什麼好辦法來。
所以,沈明澤就給設立了一個盛宴,召集各地的長者,不論貧賤,只要是有點名氣的都召過來,讓全旭陪他們吃一頓飯,聽聽他們的意見。
全旭尋思著,這些老人在這裡生活了一輩子,對一切都看透了,他們應該可以向他提供很有益的建議的。
起初,這些老人在全旭府邸上也非常拘謹,不敢說話。
全旭倒沒有什麼架子,他不像崇禎,崇禎是生來就是皇族,全旭出來在一個公平的社會環境中,他更可以平易近人。
他不時的勸酒,隨著皇宮裡的美酒一罈罈搬過來,憑心而論,這些御酒確實是比他的二鍋頭好喝。
這些老人家喝得臉紅脖子粗,話茬就慢慢開啟了。
當全乾準備向全旭稟告抓住范文程的時候,只見一名衣衫破舊的老人家站在全旭面前,一臉嚴肅的道:“皇帝爺,您老人家如果想把北直隸治理好,就必須解決兩個問題!”
全旭來了興趣:“哪兩個問題?”
老人家:“皇帝爺,憑良心說,崇禎爺定的賦稅其實並不重,但是,壞就壞在,那個……那些貪官身上,我也村裡的秀才公說,崇禎爺收遼餉,每個人收十二個大錢?”
“這事沒錯,最初是九個大錢,後來提高到了十二個大錢!”
“可俺們固安縣交一年交的比一年多,每畝地就要交六百個大錢,糧食全賣了也不夠交的!”
這個老人家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強,反反覆覆說的都是一個問題點,當官的太貪。按他所說的,崇禎下旨收每個人十二個大錢的遼餉,他們縣裡就收六百個,這是多少?
足足提高了五十倍。
這還是順天府,百姓就算賣兒賣女也交不上,安能不反?
後來,看著這個老人家說得實在費勁,另外一名讀過書的老秀才起身向全旭說道:“萬歲爺,葛老漢的意思是,要解決吏治問題,第二點,則是解決水的問題!”
全旭疑惑的道:“水?”
老秀才道:“北直隸,尤其是京津這一帶缺水!不光是周邊州縣缺,連京城也缺得厲害,喝水都困難,耕作就更別提了!萬歲爺若想讓京畿一帶的百姓擺脫困苦,必須讓百姓有足夠的水灌溉莊稼,否則,分給他們多少土地,減免多少賦稅都沒用,該窮的還是得窮!”
全旭沉思起來。
後世的可以開發一個世紀性的宏偉工程南水北調,在這個時代,他還真沒有辦法實現,小冰河時期,真正緩解還需要十幾年,甚至二十幾年的時間。
如何解決水源的問題,這還真是一個要命的問題。
天氣寒冷可以燃燒煤炭,可以建造火坑和土法地炕,解決百姓的取暖問題,只要宣傳徹底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問題,取暖的問題不難解決。
就像更冷的遼東,那還不是一樣沒有出現百姓凍死的現象,當然,遼東其實也有人凍死,那些酒蒙子喝多了,每年也要凍死幾十上百個,這些問題是難以避免的。
雖然全旭可以透過修建鐵路解決交通的問題,這問題是,京津唐也是重工業基地,也需要大量的水。
河北省,也就是北直隸,本來就是資源大省。
就在這時,全旭無意間抬頭,看著全乾站在門口。
他擺擺手道:“你抓到哪條大魚了?”
全乾壓低聲音道:“是范文程,還有侯方域!”
全旭起身道:“諸位長者,先行用餐,朕去看看那幫亂臣賊子~”
老者們對視一眼,都莫名的感到一陣寒意,全旭雖然比崇禎更沒有架子,平易近人,可是他的殺性實在是太重了,這段時間,北京每天都在殺人,殺得人頭滾滾。
他們也只能在心裡暗暗同情那些倒黴到家倒黴蛋了。
其實,全旭最最最遺憾的是,戚元弼那一路殺得太瘋了,幾乎把庫倫燒成了白地,還建了一座什麼滿人墳,應該多弄點滿清貴族回來,讓他們跟著皇太極為伴。
現在有了范文程,皇太極應該不會孤單了。
在去見范文程的路上,全旭一直在想著,怎麼對付范文程?
凌遲?
還是炮烙?
或者騎木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