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咬著牙,一字字的下達命令。
巴爾圖明顯哆嗦了一下,真是怕什麼就來什麼啊!
自從大青山一戰之後,巴爾圖的一個萬人隊幾乎全軍覆沒,自此以後,應該說是整個蒙古各部都不願意跟全家軍死拼。
像全家軍這種軍隊,全軍上下就像一臺沒有知覺的、永遠不知道疲憊的絞肉機,不管你有多少人,不管你往哪裡個方向發動何等兇猛的攻勢,它都不為所動,冰冷地隆隆轉動,將衝上去的軍隊捲進去,變成一堆堆碎肉。
跟這種軍隊打,勝則極有可能是慘勝,敗得絕對是慘敗,這種軍隊簡直就是一切部落首領和軍閥剋星,部落首領和軍閥把軍隊當成自家的私有財產,哪裡捨得拿出來打這種屍山血海的惡戰!
所以清軍跟全家軍一通血肉橫飛的對攻看得蒙古人直抽涼氣,心驚肉跳,聽到皇太極要他們上,當場心就涼了半截。
巴爾圖一臉苦澀的道:“皇上…”
皇太極一眼瞪了眼過來,面色陰沉,讓人不寒而慄。
剛剛從戰場上下來的多鐸陰惻惻的道:“怎麼,巴爾圖,你想抗旨不成?”
巴爾圖不自覺的打了一個寒顫,現在上了皇太極的賊船,他只能認命地嘆了口氣,率領一萬餘騎軍頂著炮火往景山方向移動。
他一百二十個不願意執行這種命令,拿自家老底子去跟全家軍死拼,奈何他沒得選,全家軍的態度從一開始就異常明確,無論是蒙古人還是滿清士兵只能無條件投降,起義什麼的,免談!
很顯然,就算現在他願意在背後捅皇太極一刀,全家軍也不見得會領情,搞不好還會在他們跟清軍激戰的時候連他們一塊打,所以現在他除了跟全家軍死拼之外,已經沒有別的選擇了。
其實,全旭頒佈這樣的命令時,李信非常不理解。
他是一個學**王心術的人,喜歡玩陰謀。
他認為,把皇太極的脆弱聯盟拆散,至少要把蒙古與滿清的聯盟給拆散,那樣以來,皇太極的基本盤就沒剩什麼了,打起來也容易,速度也快。
然而,他並不理解全旭的真實想法。
有些東西,並不是計謀可以解決的。
當年唐軍橫掃四方,憑藉的駿馬和馬槊,以及明光鎧甲和陌刀、橫刀,在唐軍打服的諸部諸部中,他們過了無數年,都不敢反抗。
全旭不需要計謀上取勝,而是以這種近乎鬼畜的打法,一次性把滿清和蒙古人打服,打得徹底臣服。
東江軍裡其實有海西女真兩千餘人,近幾年獲得了充足的物資和糧食,這支海西女真部落,人口突破萬人,他們見過全旭的部隊實力,也知道全旭在遼東的法律和行事手段,他們學得非常乖巧。
明明擁有巨力,隨手可以捏死一名遼東百姓,然而,他們吃東西沒錢付帳,被廚夫和伙伕拿著擀麵杖追著打,他們卻不敢還手。
一旦還手,性質就不同了。
吃霸王餐,其實在遼東並不是什麼大的罪過,任何人都有自己的身價,了不起被拉著打半天或者幾天工而已,一旦動手,就屬於搶劫,性質不同,下場也完全不同。
在遼東生活的人,不僅僅是海西女真人,也有不少葡萄牙人,以及經商的西班牙人,他們沒有任何特權,也沒有什麼外交豁免權,犯法必懲,有錯必罰。
全旭需要的是一勞永逸,而不是妥協委屈求全。
巴爾圖的迂迴機動,其實是沒有效果的,全家軍的戰場上空,一直升起四個熱氣球,也有四架無人偵察機監視著周圍的動靜,在皇太極剛剛命令巴爾圖迂迴出擊,臨時抽調了四十四個重機槍組,以及三十二個迫擊炮組,加強到了炮兵陣前的右側和左側。
巴爾圖麾下的一萬餘蒙古騎兵剛剛接近炮兵陣地右側,掩護著的重機槍組,紛紛揭開偽裝,在短短五分鐘的時間內,巴爾圖麾下倒下至少兩千騎。
他嚇得趕緊撤退,迂迴到左側,左側陣地前靜悄悄的,似乎沒有防備。
巴爾圖咬牙吼道:“進攻,進攻!”
迎接他們的是依舊是密集的彈雨,巴爾圖麾下的騎兵瞬間就被成片成片的射倒在地上。
ps:兩件事,章推一本《我在清朝有套房》,其次是對正在上學的書友們說句心裡話,好好讀書,不好好讀書,真的沒有未來。老程辭職,找了半個月工作,一直沒有找到,最現實的問題,現在工作都需要本科學歷,而老程只是大專。且行且珍惜!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