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九二章陰溝裡翻船
任何歷史其實都是當代史,人類文明的世界,所有的歷史,也都是一個無限的輪迴。
就比如說,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這個戰略是漂亮國最先提出來的,漂亮國也執行過這個國策。
當然,全旭站在歷史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遠,看得更為清楚。
擴張,特別是以武力擴張,不僅僅需要強大的武力保證,還需要長期可持續的治理。
因為不擅長治理,再強大的國土也會丟失。
就像英國,在最強大的時候,英國成立了世界上日不落帝國,可是隨著英國的衰弱,各地的殖民地在迅速獨立。
很多人都認為,大英帝國不行了,英國成了一個笑話。
這其實是不對的,因為大英帝國採取了同化教育,培養自己的文化認同,縱然英國的軍事實力在迅速衰弱,可是事實上,英國的影響力還是巨大的。
比如說,加拿大的國王是誰?
答案是伊麗莎白女王。
澳大利亞的國王是誰?
還是伊麗莎白。
大英帝國雖然失敗了日不落帝國,卻成立了英聯邦,英聯邦共有四十八個成員國,擁有統一的外交、經濟共享、軍事交流等方面的交流。
英國為什麼說脫歐,就可以迅速脫歐?
這是因為英國是有底氣的,英語成了世界規模最大的通用語言。
可是,中國的國情與大英帝國不同,英國的崛起,也是因為英國的政策問題,海盜只要開疆列土,為帝國做出貢,就可以封為騎士、爵士,享受貴族的身份。
這樣的制度,也引起了英國各界人士的集體狂熱,全旭是可以利用自己的權力和威望,封除封建制度。
可是,這樣一旦就會降低大明武將的建功立業熱情,所以,全旭一直沒有廢除封建制度,他決定在海外封自己的功臣。
雖然勳貴在本土沒有特權,但是到了自己的封地,那就可以享受特權,與朱氏大明一樣的特權。
在自己的封地,稅收是可以自己設定,你就算想欺負人,那也可以欺負人。
全旭決定讓自己的功臣,可以去自己的封地,享受天倫之樂。
那些土地已經封給他們了,朝廷只留下外交和軍事駐軍的權力,連稅收都不收,只需要他們承擔駐軍的費用問題。
自己的封地,才會用心來建設。
建立類似於大英帝國那種日不落帝國,中央集權的方式統治有些不現實。
正所謂步子大了,容易扯到蛋,需要一步一步來。
從分封到統一,這是一步避不可少的過程,像海外領土,大臣都是流官,他們大部分都會得過且過,保證不出問題的前提下,平安混過任期。
雖然說,後世中國經濟實力已經上升到世界第二,這其實並不恰當,第二,並不是中國,而是大英聯邦,人家才是老二。其次是中國。第四是歐盟。
當年周天子分封諸侯,就涉及了一個治理的問題,因為諸侯會注意自己利益,所以才會用心治理,只要時機成熟,秦朝就可以完成了第一次統一。
大英帝國在各地興建教育,採取精英教育,可以引流殖民地的精英階層,前往英國接受教育,最後回到殖民地,進入統治階層。
這一套說是英國的制度,其實是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