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旭坐在御座上,一臉淡淡的笑著,看著這份國書:“廢除墨學和雜學,獨尊儒術,他們是真敢想想?”
袁樞憤憤的道:“陛下,臣建議,立即起兵南下,掃平這些垃圾!”
其他那些新朝大臣們沒有說話,也氣的罵娘,廢除墨學、雜學…你他娘怎麼不去死!
我們宗族多少子侄苦心研習墨學、雜學多年,已經學有所成,眼看就能出人頭地大展拳腳了,這個時候來廢除墨學、雜學?信不信我們先廢了你!
繼續前朝優待士人的政策,減免商稅?幹你孃的,自太祖以來,大明優待士人兩百餘年,都養出了些什麼奇葩
不是除了撈錢就啥都不會的大貪官就是除了罵皇帝就啥都不會的大噴狗!
這種垃圾趁早拔管停藥送火葬場好了。
還優待?優待你奶奶!
還有減免商稅,大明的商稅還不夠低麼?都低到歐洲商人瞠目結舌的地步了好不好,就這點商稅你們也不肯納,還想繼續減免,你們到底想怎麼樣!
至於後面的那條,像非士人不得參政,這一點其實是新朝官員心裡偷偷贊成的,他們看來、農夫、工人、商人就不該參與到政治中來,這一直是他們士人的特權。
那個操蛋的代表大會實在太可惡了,官府要搞點新政策得他們投票表決,做的預算得由他們投票透過,最最操蛋的是,有這幫傢伙盯著,不好撈錢啊!
他們是一百個贊成解散民代表大會的。但也只能在心裡想一下,因為農、工、商階層的力量已經爆發出來了,這是一股令人膽顫的能量,而士人的力量正在急劇衰退。
這個時候提出繼續重農抑商的國策,剝奪他們參政的權力,他們都不知道能不能看到明天的太陽!
傅宗龍也忍不住搖頭長嘆:“這幫孫子怎麼就這麼喜歡作死呢?”
全旭緩緩放下這份國書,看著眾人道:“眾位愛卿對此有何看法?”
沈明澤拱躬身道:“回稟陛下,斷然沒有跟他們談下去的必要了。必須給他們一個比較銘心刻骨的懲罰。”
李通道:“陛下,臣以為,可派遣第一師、第九師沿運河南下,第七師自南陽南下荊襄,第十五師南下巴蜀,三路進攻江南,海軍可派出飛魚艦隊進入長江,直抵南京,第二艦隊從江浙登陸,第十四師、第十三師從福建登陸,一舉殲滅他們!”
“他們勾結外敵企圖顛覆大明的時候可沒有考慮過這些問題啊,為什麼要我們替他們考慮?他們老幾?朕認為這事根本就沒你們想的這麼麻煩,要麼繼續封鎖迫使百姓逃離江南,要麼直接出兵將江南縉紳集團連根拔起!至於江南繁華毀於一旦…”
全旭的臉上,露出一絲讓人不寒而慄的冷笑:“你們要搞清楚,江南的繁榮是建立在北方和湖廣百姓流離失所、餓蜉遍野的痛苦之上的!沒錯,他們是在兩百年的發展中積累下了鉅額的財富,但是他們可曾把這些財富拿出過分毫來回報國家?非但沒有,還挖空心思逃稅,挖國家的牆腳!這種建立在整個國家的痛苦之上的繁榮,要來何用!”
全旭一言既出,金鏖殿的氣溫直線下降,大家都知道,江南縉紳集團的命運,算是註定了!
憑心而論,江南如果願意解決大明的財政問題,其實崇禎想要扭轉乾坤,半點難度都沒有。
同時,江南士紳政治集團那幫人,簡直是愚蠢透頂,船沉了,國賣了,他們就如願了嗎?
事實上,滿清時期,江南的反抗鬥爭持續不斷,因為他們發現,滿清比大明對他們狠多了,簡直不把他們當人看。
當然,這個時候,後悔是沒有用的。
什麼天地會,洪門,都是在這種背景下成立的,據不完全統計,僅僅康熙一朝,發生在江南的超過千人規模武裝起義超就多達五百四十餘起。
但是,沒有一次成功。
其實,全旭也知道江南那些人,並不是因為腦子不夠用,也不是因為傻,而是因為屁股決定腦袋,他們的階級決定了他們會說什麼話,會做出什麼事情。
當年曹操殺邊讓,整個兗州皆反,是邊讓名聲夠大嗎?
不是,這是因為士人在維護他們的地位,進行的猛烈反撲。
朱元彰優待士人、薄收商稅的國策的時候,社會背景是因為儒家被打成了九儒十丐,地位僅僅比乞丐強一點。他需要提高讀書人的政治地位和社會待遇。
事實上,厚待讀書人有兩個朝代,既大宋和大明,這兩個朝代被坑得最慘。
全旭不願意重蹈覆轍,他當既下令,加喬孟恩為平南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