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一四章八千比零
大青山,大明北伐軍臨時戰營,一場激烈的戰鬥正在上演。
如果說巴爾圖在徐彪所部抵達的時候,不暫時撤退,而是直接搶攻,就算全家軍第六師的騎兵部隊可以掩護崇禎皇帝的鑾駕撤退,那麼損失肯定是非常嚴重的。
只是非常可惜,巴爾圖看著滿清八旗撤退,擔任自己的所部的蒙古軍隊受到嚴重的損失,他轉而向負責追擊的多鐸請示。
在亮劍裡李雲龍有一句非常經典的臺詞:“靠請示打仗,吃屎都趕不上招呼。”
事實上,巴爾圖也是如此,他錯過了全家軍騎兵最虛弱的時期,經過長達三天兩夜的不間斷長行軍,徐彪所部的騎兵不僅人馬精疲力盡,更重要的是騎兵所部攜帶的重武器一樣都沒有跟上來。
等多鐸抵達大青山,其實最佳的時機已經過去了。
經過一個多時辰的休息,全家軍士兵多少恢復了一些體力,同樣,明軍殘部的傷員也得到全家軍醫護兵的救治,也分到了全家軍的乾糧,補充了一些體力,最最重要的是,全家軍騎兵的重武器,十六門迫擊炮和三十二挺重機槍成功抵達了大青山。
徐彪所部的騎兵與第六師一樣,並沒有換裝自動步槍,甚至連栓動步槍也沒有換裝,主要是第六師現在還是全旭的飛地,並沒有直接接壤,彈藥補給是一個嚴重的問題。
全旭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這才把一百五十門六十毫米的迫擊炮,以及二百二十八挺十二點七口徑的重機槍以及三百五十挺輕機槍送了過去。
子彈也不太多,子彈總共才不到一千萬發,炮彈更少,只有五萬枚。放在這個時代,這仍舊是一支龐大規模的運輸隊,然而,全家軍卻成功從山東、至河南、再經過山西,一路送到懷遠鎮。
經過大明的五個省,如入無人之境,可見大明對於地方上的控制,已經名存實亡了。
不過,好處就是全家軍有了對付蒙古騎兵的好武器。
在多鐸命令巴爾圖進攻的時候,巴爾圖也沒有辦法,硬著頭皮,左右兩翼各投入了四千餘人的試探性進攻。
巴爾圖喀爾喀蒙古大汗土謝圖汗的兒子,也是皇太極的侄女婿,他娶的妻子是代善的寡婦女兒,現在也是清國的郡馬。作為喀爾喀蒙古勢力最大的一部,土謝圖部的底蘊的實力還真不是吹出來的。
八千蒙古騎兵忽然一分,分成兩路,如同一對巨大的牛角,以雷霆萬鈞之勢朝天雄軍和全家軍猛撞過來,馬背上的飛騎士挺直了腰,舉起了手中的騎弓。
他們的騎弓與滿清騎弓的重箭不同,他們的騎弓較輕,破甲能力不算強,射程普遍是一百二十米到一百五十米左右。
他們才不會像滿清騎兵衝到明軍陣前,下馬舉起重箭射擊明軍陣型,他們採取的還是傳統的蒙古人戰術,以輕騎兵線著那龐大的步兵方陣放箭,用一輪輪箭雨持續地殺傷對手,給對手放血,製造恐慌和混亂,當對手被這沒完沒了的襲擊打亂了陣腳之後,突然殺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對手一舉擊潰。
當然,面對明軍北伐軍殘部與全家軍騎兵匯合之後,人數在小兩萬人,巴爾圖也沒有想著一舉可以殲滅明軍,而是進行一次試探性進攻。
雖然巴爾圖在試探,全家軍卻沒有客氣,直接下了狠手,三十二挺重機槍佈置成了交叉打擊火力陣地,十六門迫擊炮也背靠著大青山,在山坡上佈置炮擊陣地。
居高臨下的迫擊炮陣地,擁有良好的視野,而且五千米的射程,可以覆蓋整個戰場。
“轟轟轟……”
在蒙古騎兵進入迫擊炮的射擊範圍內的時候,十六門迫擊炮用最快的速度,開始向蒙古騎兵發射著炮彈。
炮彈挾著駭人的呼嘯聲砸入正在衝鋒的蒙古騎兵中間,登時天崩地裂。只見火光一閃,轟隆一聲巨響,爆炸的彈片毫無遲滯的撕裂蒙古騎兵的鎧甲,他們身上的鎧甲,在炮彈的衝擊波下,彷彿像紙糊的一樣脆弱。
還有正處爆炸中心的蒙古騎兵,彷彿螞蟻似的飛上半空,變成千奇成怪的碎片紛紛揚揚的落下,地面灑上了一片片血紅。
被彈片撕裂身體的蒙古人捂著鮮血噴湧的斷肢和從胸腔流出來的內臟,發出垂死野獸般的哀號聲,這種淒厲到極點的慘叫聲讓所有人毛骨聳然!
這幫自詡悍勇的蒙古人嚇得面色發白,他們想要撤退,可惜,騎兵一旦衝鋒起來,就像洪水一樣,而且所有騎兵士兵都明白,在這種情況下,撤退更慘,只能硬著頭皮向前衝。
迫擊炮的射速雖然快,可是想要完全阻止八千餘蒙古人的衝鋒,還是做不到的,這一頓炮擊,讓蒙古人死傷慘重,至少上千名蒙古騎兵死在了衝鋒的路上。
當然,多鐸的臉上變得非常陰沉,明軍的火炮威力更大,射速更快了,而且這些火炮似乎不怕炸膛。
短短几年的時間,明軍的火炮發展越來越先進,這才是最可怕的,他也參加廣寧之戰,在廣寧之戰中,明軍的火炮雖然犀利,大部分還是實心炮彈,現在明軍已經不發射實心炮彈了,全部都是開花彈。
如果再假以時日,滿清鐵騎在大明的火炮面前,就會變成一個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