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一二章回來晚了
全旭自然沒有跟茅元儀說實話,因為現在為止,全家軍的擴張速度已經足夠快,出現了人才短缺的問題。
李信,並不是一個合格的地方官員,他是一個合格的參謀,全旭本想讓他跟在自己身邊,為自己拾遺補缺。
在佔領瓊州府的時候,全旭就發現了問題,他拔苗助長了,對於那些孩子而言,他們柔嫩的肩膀,還無法承擔河山重任。
如果不是自己一直待在瓊州府,周均則這個傻孩子會被倪元珙這個老狐狸,忽悠得找不到北。
所以,全旭決定再苟著幾年,等遼東大學的學生們成長起來,其實最好的辦法還是等個十年八年,這些在遼東出生、在全家軍體制下出生的孩子,他們享受著公立學校的義務教育,學習著遼東的發展模式,學習著工業黨的施政方針。
而不是一瓶子不響半瓶子哐當。
更何況,安南是沒有那麼容易佔領下來的,安南既然稱為小中華,他們受漢文化影響極深,也有著華夏人骨子裡的倔犟與頑強,後世的時候,自衛反擊戰,表面上說,我們贏得很輕鬆。
其實,真正參戰過的老兵卻清楚,對比抗美援朝,損失並不低,雖然有特殊因素,也說明他們很頑強,很有戰鬥力。
隨著一船一船的南下軍隊,乘坐著小船逆流而上,這是一場水陸並進的軍事行動,而南下軍隊的這些少數民族士兵們,表現出了他們最加野蠻的一種方式。
雖然全旭沒有說,他們卻堅決的執行了留地不留人的戰略,而是採取緩緩推進,佔領一地,就像全家軍佔領瓊州府一樣,修建一座鎮堡,抓捕的奴隸,讓他們修建房屋,修建道路,儘管這十幾萬人的前進速度並不快,卻非常穩固。
從八月十七開始登陸戰鬥,直到九月底才完成對升龍城的包圍。
全旭再次來到紅河三角洲的的時候,已經是崇禎七年的九月二十九日。
他發現紅河三角洲大變了模樣,紅河平原稻穀飄香、甘蔗成林,到處都是木屋、竹樓形成的城鎮。
簡直就是瓊州府的翻版,他們更為堅定的執行了全旭在瓊州府的政策,並沒有哪一個族單獨成為一鎮,或者一城,而是十幾二十幾個民族,同住在一個城鎮裡,他們按照人頭分配田地。
甚至,全旭來到一座鎮子的時候,發現整個鎮子靜悄悄的,整個鎮子南北兩個城門關閉著,門口有十幾名身著帶著傷痕的傷兵看守著。
“拜見侯爺!”
“傷怎麼樣?還疼嗎?”
“不疼了!”
那名傷兵滿臉欣喜的道:“侯爺,俺有地了,俺有三百畝地,三百畝上好的水田!”
“那就好!”
這些人自然是勤勞的,除了不能動彈的老弱,或者三四歲大小的孩子,其他人都在勞作,有的婦女揹著揹簍,裡面還有正在吃奶的孩子。
全旭與茅元儀參觀了這個名字向榮鎮的水產養殖基地,也看了他們甘蔗園,香蕉園,這裡完全沒有了戰爭的痕跡,一派田園牧歌的景象。
雖然是在田地裡幹活,全旭注意,無論是婦孺,還是老人,不是揹著槍,就是掛著刀,完全是隨時準備戰鬥的模樣。
“這裡還有安南猴子偷襲嗎?”
“沒有啊!”
“這裡沒了!”
一名正在抽空喂著孩子的苗家婦女笑道:“那些安南人太討厭了,都被清剿乾淨了。”
三娘有些瞠目結舌的道:“清剿乾淨了!?什麼意思?”
苗家婦女笑道:“那些猴子躲在山林裡不停地襲擊我們,太煩人了,我們把他們所有的據點全部摧毀,將敢於抵抗的人通通殺清光,不敢抵抗的賣回大明或者讓他們給我們修房子,建城堡,所以現在北部山區基本沒安南人了。”
說起這些令人毛骨聳然的事情,這位年紀莫約十七八歲的女人一臉的理所當然,半點罪惡感都欠奉,這些可是他們少數民族的傳統,為了爭奪生存空間嘛。
全旭用手捂著臉,他這是造了什麼孽啊,一個異想天開的想法就把安南整成了這副鬼樣!
在得知全旭抵達紅河平原,作為南下大軍的將領之一,董科帶著部下前來迎接全旭。
此時,董科已經沒有了對全旭的仇視和不滿,相反,這貨的笑容實在是太燦爛了。
“侯爺,侯爺,你猜猜我們現在有了多少個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