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一章要打就打誰怕誰啊
曾經,全旭希望後金可以分化,從而變成一盤散沙。
事實上,除非皇太極死了,否則,這件事情根本就不可能實現。以皇太極的腦袋,其他人玩不過他。
在此時的後金,幾乎大部分權貴都是文盲,也可以說是勇猛有餘,謀略不足,像阿敏、莽古爾泰,包括代善,都不是皇太極的對手。
唯一一個多爾袞,腦袋也不是白給的,偏偏,這貨不能生育,如果他有兒子,那麼樂子就真大了。
當然,如今的多爾袞還小,只算是一隻小狐狸。
在皇太極面前,多爾袞還需要收起獠牙和利爪。
皇太極最大的運氣,就是他遇到了一群傻兄弟,他的智商可以碾壓其他所有兄弟和子侄,不像南北朝時期的燕國。
燕國最大的悲劇就是慕容皝的兒子們太強了,他的次子慕容雋是前燕皇帝,五子慕容垂是後燕開國皇帝,幼子慕容德建立了南燕,侄子慕容雲建立了北燕,而且四燕相征伐,相不相融,慕容家族出來的都是文武全才,兄弟子侄人才倍出,造成了誰也不服誰的局面,結果,狗腦子都打出來了。
皇太極的幸運的地方,就是他聰明人,都他人都笨。
事實上,聰明人多了,其實並不是好事。民國時期,就是聰明人太多了,每個人都想當老大,或者說,採取自己的理念,結果鬥成一鍋粥。
此時最高興的莫過於曹化淳了。
全家軍之強,他看在眼裡,可以毫不誇張的說,現在的全家軍是大明最強的軍隊,在陸地上可以打得建奴退避三舍,望風而逃,在海上,連鄭芝龍也不是對手。
鄭芝龍非常跋扈,彈劾他的奏摺也不少,只不過,大明水師是短板,比步兵更加悲催,所以,面對跋扈的鄭芝龍,只能忍著他,哄著他,只要他不反,哪怕是洗劫村鎮,朝廷也當作看不見。
直到鄭芝龍惹到了全旭,全家軍以弱克強,直接把火藥裝在小船上,連人帶船撞向對方,採取如此悲壯的方式,把鄭芝龍打得沒有脾氣。
曹化淳的情報有很大的侷限性,他只知道一部分,而不知道全部,他並不知道,全旭的自殺船,其實並不是決定性的作用,充其量只是落井下石。
就像鄭芝龍擺開陣勢,直接放自殺船,如果沒有飛魚戰艦的功勞,其實全旭讓六百多名小矮子上去拼命,可以取得戰果,但是絕對無法取得如此巨大的戰果。
作為大明的最強軍隊,在全旭出鎮遼東以來,朝廷就沒有接到來自遼東的戰損報告,雖然捷報也不多,可是卻接連收復了遼南四州以及廣寧府,鳳州府(丹東)雙城衛以及湄沱湖沿岸等廣大地區。
從地圖上看,建奴的地盤被全旭三下五除二收復了三分之一多一點,現在他還沒有提出,全旭卻自動發起攻勢。
無論戰果多大,態度放在這裡。
至於能不能滅掉建奴,其實不算太重要,只要建奴不鬧騰,這天下就太平了。
儘管全家軍準備在打仗,事實上對於遼東的農耕卻沒有受到影響,物資儲備倉庫裡,早已堆積如山,罐頭工廠的生產規模已經擴大了三倍。
威尼斯充當二道販子,把遼東的罐頭販賣給葡萄牙人、荷蘭人甚至西班牙人,透過實踐檢驗,這種罐頭可以減少海上水手少生病,非戰力減員,對於這些罐頭,價格貴點是可以接受的,再貴能貴得過人命?
只不過,全記的罐頭肉,越來越水了,大量的動物內臟、各種邊角肉,混合著大量的澱粉,而且鹹得要命,而且罐頭分為外銷型和內用型。
內用型還能保證一斤肉,可以做成十斤罐頭,外銷型則是一斤肉做成二十斤罐頭,澱粉裡面的肉,需要用放大鏡才能看到。
數百上千人一起下地勞動的場景是相當壯觀的,這讓曹化淳對遼南有了嶄新的認識,全旭給崇禎攜帶的禮物,也分批裝船,像各種海鮮罐頭,什麼魷魚、龍蝦、什麼麻辣、什麼紅燒,風味也變得更豐富。
“曹公公,過來嚐嚐,這是麻辣生蠔,你嚐嚐!”
“好麻,好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