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六章秋風蕭殺建奴異動
“全先生!”
全旭有些意外,沒有想到這次來到這批移民,居然還有耿仲明。
全旭望著耿仲明笑道:“耿將軍!”
“全先生太見外了!”
耿仲明露出一臉憨厚的笑容:“帥爺讓我向您問好!”
“好好好,一路辛苦,先進家裡,好好歇歇!”
全旭有些疑惑。
與第一批遼東移民並不一樣,經過全旭的充分準備,此時從東江鎮抵達登州上岸的遼東百姓,就可以在補給點獲得充足的補給。
換上新衣服、鞋子、然後,吃飽喝足,開始上路。
毛文龍為了獲得毛承祿信中所說的裝備,從東江鎮搜刮了一批皮毛、人參、玉石、包括他們東江鎮生產的海鹽,當然還有遼東的特產海帶。
在全旭之前,東江鎮還真不知道這種海帶能吃,他們只是偶爾沒有辦法的時候,讓水師官兵從海里撈些海帶餵馬,馬倒是吃這個東西。
不過東江鎮的馬匹太少,根本就需要不了多少。
眾所周知,海帶可是好東西,曬乾以後,容易儲存,也方便運輸,更關鍵的是,營養價值高,可以涼拌,也可以清燉,與排骨、肉塊一起燉,口感極佳。
在後世幹海帶每斤差不多五六塊錢,全旭給毛文龍的價格自然沒有那麼高,而是用一斤糧食,與一斤幹海帶兌換。
毛文龍以及東江鎮將士們,認為全旭這是憐憫東江鎮士兵們,他們就動員水師,沿著海岸線搜尋。
海帶這個東西,比魚還容易捕撈,隨便一艘船,小半天就可以獲得十幾萬斤。這樣海帶被拖運到岸上,經過十幾天的晾曬,變得海帶幹。
這次遼東百姓向大名府遷徙,如果不是因為攜帶海帶的話,他們船隻的運輸量應該可以承載四千餘人。
光海帶足足攜帶了六百多噸,用了足足八百多輛大車才裝得下。
兩千七百餘名百姓,就是兩千多人的運輸隊,他們推著一千多輛大車,從登州一路向大名府進發。
如果是明中期,這樣規模的百姓遷徙,肯定會被官府阻止的,甚至有可能出不了登州城,就會被明軍圍殺一空。
可惜,明朝武官地位太低,經常被文官收拾,餓肚子是經常現象,所以,他們非常容易收買。
收買他們背叛大明,調轉槍口指向大明,他們自然不敢,讓他們放過一個商隊,那肯定就沒有問題,太簡單了。
高階將領送個水晶飾品,低階軍官給幾兩銀子,比如打發叫花子一般,直接打發掉了。從登州到大名府的一千三百多里地。
這些遼東百姓用了足足二十七天,平均每天行走四五十里的樣子。
雖然這樣的速度慢了一些,問題是,這些遼東百姓一邊休養,一邊趕路,他們的身體素質非常好,甚至不比最初毛承祿他們的東江軍將士差。
“袁世卿!”
“全爺請吩咐!”
“把這些貨收一下,另外安排遼東兄弟們吃飯!”
“是!”
“裡面請!”
“相公!”
就在這時,人群的後面出現三娘熟悉的身影。
此時的三娘帶著三百餘名年輕女子,朝著全旭走來。
“三娘!”
全旭這段時間可是真想三娘,畢竟,二孃有了身子,有些不便。
看到了三娘,全旭也顧不得招待耿仲明與遼東百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