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大世界停留了一年半,前面一年,我都在兩個文明之間調和,大部分的時間都用在了上面。
期間我們的星球也打造出來,各種資源都在源源不斷的朝上面搬。
物種的調和我們也做得不錯,感覺現在我們的修真星球,已經被打造了最適合的居住帶。
不過即便是這樣,遇到高等文明,它依舊是一個鐵棺材。
當然,遇到高等文明,就算是待在航母上,也一樣是鐵棺材。
最後蓉兒打算打造一個戴森球式的星球,就是學大世界,在主星球周圍放置幾顆特殊星球,上面可以用來儲藏特殊礦物,也會打造防護陣法,但不居住人,關鍵時刻,可以把他們丟擲來當成炮灰,給我們逃走爭取時間。
蓉兒的構思一直都很完美,重要的是,我們的科技也能支撐起她的構思。
只是這樣弄起來,排場太大了。
最初的結構才弄出來,直接就佔據了五百多萬公里的星宇。
這個佔據,不是說陣法力場,而是我們的星球加起來就這麼大。
這是一個什麼概念?
地球的半徑也就六千多公里。
當然,我們主體星球,也就十萬公里直徑,最主要的還是周圍的戴森球。
那些隕星,蓉兒利用引力,陣法等手段,讓他們變成軌跡可控。
我們要出去的時候,中央控制可以讓戴森球讓出一個通道,當然,我們也可以發射誘導裝置,直接讓艦船跳躍過去。
按照蓉兒的估算,我們現在的科技,已經達到了六點五級。
重要的是我們的核心,也就是神墟里拿到的那顆核心,隨著開發,它釋放出來的能源也一直在增大。
如果不是蓉兒對它有過開發和發掘,我們都要以為那顆核心在跟著我們成長。
當然,這只是幻覺,不是真的。
核心並非生命體,它只是能量體,不會成長。
但毫無疑問,現在我們手裡的這顆能量核心,它能一直提供我們的文明發展。
而且出了能量核心,修真文明的陣法同樣有能量核心的作用。
實際上,大世界推動五顆星球在宇宙裡航行,用的就是陣法。
我們現在也掌握了他們的這種陣法,就算科技到頂,我們的修真文明也能繼續發展。
只不過時間需要多長,那就不是我們能掌控的了。
最後的半年,我在參與任何事,整天都陪在沐燻身邊。
蓉兒也對能量球進行了全方位的測控,得到的結果是如果我們沒有打入大量的靈氣,沐燻很可能會被吸收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