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年,每一天我都笑臉對小小和神女,只有在一個人的時候,心才會陣陣刺痛。
有人說愛情剛開始的時候是愛情,往後慢慢的就變成了親情,最後變成了習慣。
如果真的是習慣,那十三年的時間,我早該習慣了沒有沐燻的生活。可我沒有忘記沐燻,也沒有忘記沐燻,依舊每天都檢查一遍皓月輪的碎片。
那些碎片我一直貼身帶著,讓他們跟另一半皓月輪待在一起,希望有一天,它能出現奇蹟,能夠修復。
哪怕這種希望很渺茫,可我也不願意放棄。
戰爭結束,蓉兒就派出了大量的工程機器人出去清理星空。
這一戰,我們沒有損耗一個生命體,出戰的全是無人駕駛的戰艦,蓉兒對這些戰艦做了改進,不在是智慧判斷,而是由我們的人在航母內遠端駕駛。
人工替換人工智慧,處理問題的反應速度上慢了一些,但我們的人全是修真者,精神力量比普通生命體強大,差距並不是很大,但人能做出的判斷,那是蓉兒永遠都不可能做到的。
當然,我這話說的有些絕對,畢竟蓉兒的主核心結構似乎跟機械智腦不同,不過她現在表現出來的感覺就是太過理智。
有時候,太過理智反而不好,特別是在戰場上。
我們能得出這個戰果,跟替換了遠端駕駛系統也有一定的關係。
星空清理持續了一個星球,打爛的飛船被拖回我們的基地,在哪裡有一個一萬人的科研團隊,他們會對敵方的艦船進行拆解研究,其餘的廢渣就再次回爐,建成新的艦船。
後方搭建了很多的星門,那些星門都有強大的星門炮,所有的能量都由替換下來的三級文明次核心提供。
先不說星門炮的威力,就是星門,它涉及到時空,本身就堅固無比,不是那麼容易被摧毀,加上我們有巡邏隊能夠在十幾秒內到達,基本上是無堅不摧,現在每一天都有上萬數十萬的艦船從裡面開到前線。
這樣一場大戰,對於我們來說是好事,因為他們的空間堡壘裡面資源有限,大量的消耗後,他們會更加著急。
不過以蓉兒的估計,這點損失對於他們來說可能只是九牛一毛,短時間內,他們還會有一波進攻。
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我是他們,也會在短時間內在發動一次攻擊,不會等我們把戴森球修復好在出手。
戰場剛打掃完的當天,地球時間下午左右,星門再次被點亮,大量艦隊又分批次出來,這一次,對面的規模非常的大,每一次傳送出來的艦隊,都有上百的航母,艦隊團更大。
而且這一次不僅有規模,還有準備。五個星門各自出來五個大艦隊,大艦隊短暫爭取到控制權,後面就出現大批次的穿梭機,那穿梭機的數量猶如蝗蟲,鋪天蓋地的散開,朝著戴森球衝去。
戴森球在上一次戰鬥中破損了不少,五天的時間也沒修復多少,防禦出現空隙,穿梭機就穿了過去。
穿梭機雖然火力不猛,但搞破壞還是夠了,而且穿梭機速度太快,大艦船的炮塔轉速跟不上穿梭機移動的速度,基本上都打空了。
戴森球上面的星炮也一眼,短時間內戴森球就被造得七七八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