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諾:“你的訊息很靈通。”
李斯特:“哈哈,我們這些和月幣打交道的人,訊息渠道自然比其他人要廣。你這次來找我,是有什麼問題想要詢問嗎?”
奇諾:“雷薩克哈爾執政官讓我準備一份給九公主的禮物,但我對這位公主不是特別瞭解。”
李斯特:“九公主指的是索蘭黛爾·凡·多古蘭德,她是國王最小的女兒,即將年滿12歲,她的生日正好在迴雪30日,國王歷年都會把她的生日宴和新年大宴一起舉辦。”
李斯特想了想,繼續說,“至於禮物,我個人建議不要去送那些貴重品。你也知道,王室並不缺錢,你侵家蕩產買來的珠寶,在王室眼裡可能只是隨手丟進庫房的凡品。比起貴重,心意更能博取好感——尤其是這種12歲的小女孩,天真懵懂,一枚金月和一根吹糖,後者更能讓她欣喜。”
“我也是這個想法。奇諾思索著,“九公主有什麼愛好嗎?”
李斯特徐徐說道:“九公主天性活潑,聽說她從小就不喜歡看童話書,偏愛厚重的歷史讀物和文學著作。對了,她在音樂上天賦異稟,5歲學習鋼琴,只學了3年,技藝就已超過宮廷樂師。而且不管什麼曲子,她只要聽過一遍就能記下來,其他人彈錯一個音階,她也能立刻捕捉到。所以,經常有人說她的耳朵被神明吻過。”
按照李斯特的描述,索蘭黛爾應該是有“絕對音感”,可以在沒有參考音的前提下,準確辨別聽到的音符、音程、和絃,分辨差異微小的不同音聲。
奇諾的手指在桌上跳動,腦海思緒萬千。
如果是音樂奇才,送跟音樂有關的禮物是最好的。
但問題是送什麼呢?
送一首貝多芬的曲子給她?
曲子本身當然沒問題,但它們歸屬偉人,不是他自己寫的。
彈奏可以,要是拿去當作禮物送人,這是一種對偉人的不尊重。
可如果僅是彈奏,又未免顯得太寒摻。
奇諾想著想著,突然靈機一動。
有了。
他跟李斯特對飲幾杯後,起身告辭:“今天多有打擾,謝謝你的建議,我知道該送什麼了。”
李斯特也不多問:“那就祝你好運。”
回到行政府邸後,接下來11天,奇諾一直把自己關在寢房裡,所有公務都交給下屬去處理,每天有20小時花在彈琴上。
寢房裡響起的琴聲基本都是斷斷續續且重複的,往往是重複好多遍,不停校準,才繼續往後推進。
琴聲就這麼響了11天,到最後已是悅耳空靈,如夢如幻。
迴雪24日晚,奇諾好好睡了一覺。
25日清晨,他早早起床,拿起羽毛筆,將這11日來彈奏的曲子譜寫成冊。
這首曲子是奇諾的自創曲,節奏上類似《致愛麗絲》的小型迴旋曲式,簡潔流暢,半音的交替猶如深情款款的耳語。
寫完曲譜,到了取名的時候。
奇諾的想法是致敬到底,乾脆將曲名叫做《致九公主》。
但剛寫完“致”,他筆下停住了。
漫長的沉默後,他以一字之差定下了這首曲子的名字——
《致小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