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電戰!
這是前世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由第三帝國名將古德里安所創造的強大戰術。
閃電戰的核心體系是奪取制空權,強襲敵軍後方的戰略要地,癱瘓其後勤及指揮體系,並利用裝甲部隊猛攻陣線薄弱處,期間不做停留纏鬥,而是快速執行縱深挺進,撕裂敵軍部署,最終完成分割合圍,予以殲滅。
這是一種以“時間”換取“空間”的戰術,除了對部隊有著制空權與機動性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襲擊的突然性,正所謂攻其無備,出其不意,從而產生強大的作戰效能。
在現代戰爭中,依賴裝甲叢集與空中火力的閃電戰早就過時了,精密的資訊化戰爭早已取代鋼鐵洪流。
不過,奇諾現在並不是和現代軍隊交戰,他所面對的多古蘭德王國軍是封建軍隊,雖然其中有著大量超凡者,但他們的戰術體系仍充滿冷兵器思維,甚至遠遠不如二戰期間那些還在進行塹壕戰的法軍。
於現代落後的閃電戰,在這個世界絕對是前所未有的先進戰術,甚至可以說是一種降維打擊。
只要戰術執行得當,當年二戰期間德軍怎麼閃擊東歐,現在起義軍面對王國軍也能用同樣的方法將其擊潰。
奇諾給眾人介紹了閃電戰的戰術思路,指揮棒在沙盤上不斷划動,最終點在了一處插著月桂花旗幟的城市上,說:“我們該階段的主要目標就是這裡,悲風城。”
悲風城是一座建立在山谷中的城市,位於樞機行省邊境處,地處重要交通樞紐,四通八達,這是王國軍最重要的前線基地,而且根據斥候情報,這也是他們的指揮部所在處。
如果能夠攻陷悲風城,王國軍的部署將被徹底打亂,起義軍也能夠此為跳板,進可對樞機行省發起進攻,威脅王城,退可將兵力沿著交通要道擴散至其它行省,將敵人拖入自己的戰爭節奏。
當然,悲風城與烽火行省中間陳列著多古蘭德百萬大軍組成的防線,想要攻陷城市,必須先突破縱深,而這也正是閃電戰所需要達到的戰術目的。
針對王國軍的陣線特點,奇諾在指揮室做出了部署:
首先,起義軍兵分五路。
其中奇諾將帶著洛娜、菲奇率領一支精兵部隊,從正面向王國軍所控制的「蒼狼要塞」發起猛攻,擺出強襲突圍架勢。
以王國軍在蒼狼要塞的兵力,絕對招架不住這種強度的襲擊,指揮官肯定會向周邊部隊求援。
敵軍一旦開始進行援救,部署由靜轉動,防禦陣線就會出現空隙。
這時候,其餘四路起義軍對空隙發起突破,利用裝甲部隊的機動性與制空權挺進縱深,將敵軍不斷分割,最後以鉗形攻勢合攏,對敵主力完成大包圍。
合圍之勢一旦形成,殲滅王國軍前線主力,再取下悲風城,整個局勢就會被盤活,主動權將徹底掌握在起義軍這邊。
聽完奇諾的部署,眾人都為這種聞所未聞的閃電戰奇襲感到驚愕,心中也燃起了前所未有的信心。
當夜,烽火行省天幕漆黑如墨,而即將到來的閃電,將會劃破這濃郁的黑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