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寫著奏摺,寫著治理南方的計劃。
在陳朝,世家勢力巨大,世家隱藏了大量的人口,戶籍等等,很多都是沒有登記在冊的,都是隱形人口。
若是加上各個寺廟當中的和尚。
陳朝,至少有一百五十萬戶,可統計在案的只有五十萬戶。這五十萬戶,是納稅人口。至於世家家大業大,人口大,卻是很少納稅。
在隋朝,佔據北方的地區,統計的戶籍為四百萬戶,可實際的戶籍至少八百萬戶。同樣很多世家處於不納稅,少拿歲的狀態。
北方的世家不好動,可南方的世家卻是好動,正所謂柿子找軟的捏。
大範圍清理戶籍,清理耕地,這必然觸動南方世家的逆鱗,各種造反,各種動亂不斷。
可項羽覺得一切值得。
因為隋朝的根基是均田制,均田制的根基是國家掌控著大量的土地。
按照均田制規定,平均每人給予一百畝土地。
事實上,有的地方人多地少,田地不夠分。
關中很多地區,能授田二十畝就不錯了。
“北方人多地少,南方人少地多,可將大量人口遷移到南方。在關中地區,頂多授田二十畝。可到了南方,可授田一百畝!”
寫好奏摺,又是檢查了錯別字,然後以密摺,送了出去。
到了這個時代,提前把密摺制度,引進而來。
攻佔了金陵後,大戰還在持續著,可抵抗變得虛弱起來,隋朝大軍開始席捲南方,陳朝的將領陸續投降。
只是三個月時間,就是平定了南方。
速度太快了!
很多人都在歡喜著,等著賞賜。
不久後,得到聖旨,開始搬師還朝。
大部停留在江南,項羽率領著少部分兵馬,押送著陳叔寶,還有幾個后妃,公主等,還有陳家族人,開始向長安而去。
一路之上,項羽與陳叔寶攀談著,結果發現陳叔寶風趣幽默,性格溫和,性格懦弱一點,可是天生的好人。
在治國上,也是出色至極。
可缺點就是,有點懦弱,帶兵打仗不行。
若是在太平盛世,可成為文皇帝。
交談當中,兩人漸漸有了交情,談詩論畫,漸漸成為好朋友。
……
“驃騎元帥、上柱國、幷州牧、司徒、晉王殿下到!”
某一天,在一個奴婢的唱喏下。
項羽到了大帳前。
陳叔寶親自到門口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