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且,古代政府不發展GDP,不追求經濟發展,農耕文明以穩定為主,中央即便缺錢少錢也問題不大。可因為官員太多,法律太細緻,導致官逼民反,那就是悲劇了。
後世,為何皇權不下鄉,就是這個道理。
項羽繼續說著,說著秦朝的未來制度。
其中有周朝的制度,有漢朝的制度,有唐朝的制度,還有宋朝的制度,還有清朝一些制度,諸多制度匯聚在一起,就好似一個縫合怪一般。
秦王政聽著,不由的點頭。
不由想到兒子不久前,說的那句話。
論及打天下,我不如父王;可論及坐天下,父王不如我。
這些謀略,這些權利制衡,這些中央與地方的制約,看起來眼花繚亂,卻是最大程度上保證了君王的權力。
“難道,孤非要讓你太子嗎?”
秦王說道:“你的幾個弟弟,有的賢能,有的善武,有的有謀略,不遜色於你。你不是唯一選擇!”
似乎在敲打,兒子莫要太飄了。
你不是唯一選擇。
項羽卻笑,我還真是唯一選擇,開口道:“父王,用兵上比王翦如何?”
秦王政說道:“不如!”
項羽又是問道:“父王治國,比李斯如何?”
秦王政說道:“不如!”
項羽又是問道:“父王論及謀略,比尉繚如何?”
秦王政道:“不如!”
項羽又是道:“既然父王用兵不如王翦,治國不如李斯,謀略不如尉繚。可為何王翦、李斯、尉繚等,無法當秦王,可父王卻是能成為秦王?”
秦王政啞然:“因為,我是先王血脈。”
項羽又是問道:“為何長安君,無法當秦王;而父王,成為秦王了?”
秦王政道:“因為我是長子!”
項羽笑道:“這就對了。父王能成為秦王,不是因為用兵,治國,謀略,而是因為血脈和長幼。父王是嫡長子,故而成為秦王。可現在父王不用嫡長子,廢長立幼,選擇一個幼弟為太子,這是父王用行動,在否定父王王位的合法性!”
秦王啞然。
沉默著,可也不得不承認扶蘇說的很有道理。
否認嫡長子制度,否定了扶蘇為太子,本質上就是否定了他秦王政,王位的合法性。
自己打自己耳光,莫過於此。
…………
PS:第一更到了,新的一月,新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