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讀書量,都是比孔子,韓非子多。
古代惜字如金,後世水文字。
後世撲街,水文字幾百萬,還是撲街;可孫子寫作一萬多字,卻名揚千古。
大約是片刻後,項羽背誦完道德經。
華陽太后考較道:“何為道?”
項羽說道:“法家是道,墨家是道,兵家是道,陰陽家是道,縱橫家是道,萬物皆是道。道,是世界運轉的規律!”
華陽太后又是道:“儒家、道家等,又是有什麼區別!”
項羽沉默道:“儒家,講述人與人如何相處,人與國家如何相處;道家,側重人類三觀,側重三個問題,我是誰,我來自何處,我要道何處去!”
華陽太后又是問了幾個問題。
項羽回答著。
華陽太后點頭。
就在這時,門外走來一個小姑娘,大約是十五歲,似乎年幼,可眉目清秀,有著輕靈之氣。
“這是道家高徒,曉夢!”華陽太后接受道。
“拜見公子!”曉夢上前道。
“見過道家高徒!”
項羽回禮道。
曉夢道:“公子,是信奉道家,還是法家!”
項羽說道:“我什麼都不信,只信自己。弱者有他信力,強者有自信力!”
曉夢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此為道德經開篇,如何理解!”
項羽道:“道本無名,強名以為道;神本無相,借假以成真。世界上,本來沒有路,因為走得人多了,於是有了道!”
“大道三千,命運大道,因果大道,願望大道,輪迴大道、本源大道、混沌大道。時間大道、空間大道、五行大道、陰陽大道……這些大道本來是不存在的,因為修士需要,於是存在,於是起名為大道三千!”
曉夢道:“不尚賢,天下無爭,世界安定,公子如何看?”
項羽淡淡道:“做夢很好,可夢終究有醒來的時刻!道家,一直在做白日夢,可惜再為美好的夢,終究要醒來!”
曉夢說道:“公子,可是輕視我道家!”
項羽點頭道:“自然是輕視道家!”
曉夢也不生氣,而是問道:“公子為何如此?”
項羽淡淡道:“道家,代表舊日法則,追求的是過去不變。老子還沉迷在過去貴族時代,卻忘記了世界早已禮崩樂壞;儒家,代表今日法則,過去不重要,未來不重要,現在最為重要,最重要的是把握現在。法家,代表的是未來,過去不重要,現在不重要,未來最重要,為了現在,選擇忘記歷史,忘記自己的過去。同時犧牲現在,把握多變的未來!”
“儒家,不過是講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可道家講究不尚賢,階級固化。道家覺得世界為何動亂,就是人有野心,最好消滅掉人的野心,清心寡慾,安分守己,農民的子孫世代當農民,工人的子孫世代當工人,貴族的子孫時代當貴族……也只有不這樣階級固化的時代,永恆不變的時代,才是最好的時代!”
“只可惜,老子是貴族出生,不懂得庶民的心,不懂得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老子不知,人人如龍,天下大吉。”
項羽又是進入開噴模式,這次噴的是老子,老子是大哲學家,有大智慧,可惜老子是貴族。
貴族喜歡站在高處,高高忽視著天下,俯視著庶民,指點江山,看似高人一等,其實已經脫離群眾了。
可能一些失敗的貴族,顯得蛋疼的貴族,喜歡道家之說。
可平民階層,沒有一個喜歡道家的。
道德經,講述的道理很正確。
可惜平民不喜歡講道理,沒錢沒權沒地位,講什麼道理,講道理多浪費時間,還不如多多琢磨如何賺錢。
項羽最後總結道:“平民最好不要讀道德經,少年時代最好不要讀道德經。等到什麼時候年老了,功成名就了,可也讀道德經了!”
……
PS:第三更到了,更新有些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