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關急報傳來,突厥入侵。
翻閱著騎士的信件,項羽沉默著。
舊皇帝剛剛死去,新帝剛剛登基,正是國家動亂的時刻,突厥出兵了,有些麻煩。
可這又是意料當中,突厥每年都要襲擾不斷,不斷攻擊,不斷南下掠奪著人口,掠奪著財務。
小戰年年打,大戰三五年。
很快,項羽召集諸多臣子。
頓時諸多老臣,盡數站立在兩旁,分為兩個派系,一個是楊素派系,一個是高穎派系。
高穎,原本只是楊勇派系。
可被項羽敲打之後,再次上位了,目的是制約楊素。
楊素能力出色,必須要制約,不然真的成為靠山山楊林,那可就是皇帝的悲劇。
大殿之上,眾人齊聲答應,反擊突厥。
沒有絲毫畏懼!
項羽點頭著,很是滿意。
這是隋朝,是聞戰而喜的時代,不是明朝,宋朝,畏懼打仗的時代。
“聖人,擊潰突厥不難,可是突厥騎兵為主,來去如風,我等追之不及!”楊素說道,“若是深入草原,又是恐糧草不濟!”
“唯有,誘敵深入!”
在地圖前,楊素說著計劃。
突厥騎兵為主,來去如風,主要是運動戰和游擊戰為主,好似狼群一般戰鬥。
每次分為好幾股,進攻著邊疆地區。
遇到隋朝的大部隊,又是撤離而去,一旦隋朝軍隊退去,又是追趕而來。遇到小股部隊,突厥騎兵圍殺而來。
面對突厥騎兵,隋朝只能是堅守城池,堅壁清野。
可每次堅壁清野,都要燒掉大量的莊稼,很多莊稼在地裡面來不及收割,就是被燒掉了。
至於出塞,進攻突厥的王庭,計劃是不錯。
可派遣的部隊少,不頂用;派遣的部隊多了,又是糧草不濟。
至於在路上迷路,是正常節奏。
在地圖前,楊素化為元帥,開始指點著山河,說著作戰計劃。
計劃,就是誘敵深入,不斷引誘著突厥騎兵南下,故意讓一些要害城池失守,讓突厥騎兵深入內地,大量的劫掠。
然後關門打狗,斷掉突厥歸路,然後關門打狗,對其進行圍殲。
這個計劃有些冷酷,就是以邊關幾十萬百姓為誘餌,不斷對突厥進行釣魚,引誘突厥深入,從而圍殲。
邊關幾十萬百姓,會遭劫。
可項羽正是思考片刻,就是答應了。
慈不掌兵!
打戰是要死人的,怕死人,心地善良,最好不要當將軍。為了圍殲突厥十萬騎兵,犧牲邊關幾十萬百姓,一切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