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流民在叛亂著,隋軍鎮壓著。
小規模戰爭在繼續著,可已經無關大局了。
坐鎮洛陽城,項羽在批閱著奏摺。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可一些地方還是解決不了溫飽,百姓還是會餓肚子。
因為餓肚子,故而百姓還是會造反。
百姓造反有理。
可再有理,項羽還是毫不客氣的鎮壓著。
不到三個月後,各地的流民叛亂,陸續被平息。
“我無敵了!”
項羽嘆息道,眼中閃過一絲寂寞。
突厥被他打殘了,高麗被他滅掉了,世家被壓制了,天下變得太平了。
只要科舉繼續下去,擴大舉人的名額,進士的名額,讓備選官員增加,世家的影響力會不斷虛弱。
這一刻,項羽舉世茫茫,有獨孤求敗之感。
這一刻,項羽有些理解秦始皇,漢武帝。
因為他們無敵,故而鬆懈了。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當一個皇帝,面臨內憂外患的時刻,夜晚睡不著覺,擔憂不已,時刻精神在緊繃著,反而不會出大問題。
可當天下太平的時刻,內有外患消失的時刻,反而是精神鬆懈下來,容易出一些問題。
開元盛世,是唐玄宗;天寶動亂,也是唐玄宗。
人還是那樣的人,性格也不變,可社會安定了,反而缺乏動力了。
此刻,項羽繼續九九七工作,似乎沒有動力了。
“接下來,似乎要適當的懶政,將一部分權力交給臣子,彼此制約,這下也輕鬆一點!”項羽忽然想到,勤政的皇帝從事九九七的皇帝多數命不長。
比如劉秀,雍正,秦始皇。
可比較懶政的,比如康熙,乾隆,漢武帝等,反而活得壽命長,反而國家穩定。
對古代王朝而言,皇帝壽命長意味著政策穩定,意味著政局少動盪,天下也安穩。
若是三五年,就是換一個皇帝,這個王朝鐵定壽命不長。
……
“恭喜,齊國公!賀喜,齊國公!”
洛陽城在,在一個府邸當中,太監宣佈著旨意。
“多謝公公!”
李淵說道,揮手送上一些金豆子當回禮。
太監也不客氣,直接收下,說道:“齊國公滅高麗有大功。陛下欲要國公入戶部!”
“此戰楊太師有大功,只可惜年紀有些大了,終究需要國公這樣的年輕人!”
太監說著一些內幕。
李淵點頭著。
又是閒聊了片刻,太監離去了。
李淵也是鬆了一口氣,因為此戰的功勞,他從唐國公變為齊國公。看似爵位不變,其實卻是大變。
唐國公,屬於祖上的爵位,到了他這一代,已經影響力很小了。
可齊國公,卻是靠著戰場上,一刀一槍拼殺出來的。
同樣是國公,卻是按照著春秋時代,國家大小,定爵位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