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揮手,楊堅有些疲憊。
項羽無奈退下。
我真的不想當皇帝。
至於理由,當皇帝挺累的。
……
不久之後,皇帝傳下旨意,派遣晉王前去平叛。
很快,項羽率領大軍南下,與叛軍交鋒在一起。
殺戮在繼續著,血腥在繼續著。
走到一些城池,就看見四處失火冒起的滾滾狼煙,街道上一片狼藉,不久前遭遇了燒殺搶掠。
只剩下殘缺的城池。
還有不足十分之一的人口。
不久前,隋軍艱難的攻克這個城池,然後開始屠城。
很多隋朝將領預設了。
不殺戮,如何鎮壓叛逆。
只有殺戮,才能讓叛賊畏懼。
項羽沉默著,也是預設了。
刀要過石,草要過火,人要換種。
南方的世家叛亂,世家們藉著這個機會,想要重建陳朝,建立那個世家不收稅的時代。
同樣,楊堅也很早發覺了叛亂的跡象。
可選擇了沉默,或是故意漠視,好似沒有看到。
本來能輕易撲滅的火種,卻是故意讓叛亂燃燒著,不斷擴大著規模。
隋軍也是故意行動遲緩,故意讓叛軍做大,故意給叛軍我上我能行的感覺。
唯有事情鬧大了,隋軍出兵平叛,獲得利潤才能變大,才能大規模的清洗南方世家。
正所謂,不教而誅。
皇帝也不能隨意殺人,需要藉口。
若是南方世家不造反,楊堅找不到藉口殺人;可現在世家作亂,有了殺人的藉口。
大量的殺戮南方世家,可空出大量的土地人口等,有利於均田制在南方繼續下去,讓清理耕地,清理戶口,難度下降。
楊堅不怕南方亂,就怕南方不亂。
南方亂,才能大刀闊斧的改革。
大亂之後,必然有大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