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為國姓,雲飛為龍騰九霄之勢,兄長好名字!”玄清真人說道。
項羽也道:“賢弟,道號也不錯!”
玄清真人說道,我們不如結伴而行。
“正是此理!”項羽說道。
兩人結伴而行,很快交情默契,親如兄弟。
路上,項羽說自己是巴蜀人,如今要到洛陽;玄清真人說著,要去洛陽,為王公貴族講述道法。
五斗米教,又名為天師教,正一教,創始人為張道陵。
傳言,由張道陵在蜀郡鶴鳴山創立。凡入道者須出五斗米,故得此名,因又稱為“米巫”、“米賊”、“米道”。
崇拜五方星斗,五斗米就是“五斗姆”,因教徒尊張道陵為天師,又稱“天師道”。
張修在巴蜀、漢中一代傳道。其方法和張角有些相近,例如用符水治病。但是總體而言,更接近於張道陵的教派,例如也設有祭酒,學習《道德經》,供奉五斗米等。
到了潼關附近,兩人席地而坐,背靠著大樹,開始論道。
“何為道?”
玄清問道。
“道在心中,我法自然!”項羽說道。
玄清又是問道:“兄長的道是什麼?”
項羽說道:“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玄清笑道:“靈臺即心,方寸散也是心,斜月三星也是心。修道,就是修心!只要心到了,道也到了!”
玄清又是問道:“化為修心?”
項羽沉默片刻,說道:“吃飯的時候,認真吃飯;工作的時刻,認真工作;該睡覺的時刻,認真睡覺。做什麼事情,都是認認真真,一心一意!”
前世,很多人吃飯的時刻,想著工作,或是玩著手機;該睡覺的時刻,卻是工作熬夜,睡下了,也是閉不上眼睛。
工作的時刻,也是焦慮不已,擔憂不已。
玄清說道:“知易難行!難!難!難!”
項羽說道:“若是做到這些,可心如琉璃,見性明心。心不動,世界不動;心動,世界動!”
玄清問道:“可為聖賢?”
項羽說道:“不可,唯有三不朽,方可為聖賢!”
兩人繼續談論著,忽然看到兩個衙役,押著一群老弱婦孺在行走著,大約三十人,其中有一個八歲的少年。
衙役押送著這些犯人,卻很是客氣,一點也沒有執法者的粗暴,反而是恭敬說道:“小公子,天氣熱了,到這裡休息一下!”
“多謝趙大哥!”
那個八歲少年,看似年幼,卻眼中有堅定之色。
說著,眾人也到了樹蔭下休息著。
兩人停止了論道。
玄清問道:“衙役,他們是何人,犯下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