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在戰爭時期,只要派遣幾百士兵,卡住道路的另一邊,足以讓幾萬大軍,前進不得,陡峭兇險的蜀道,是任何軍隊進攻的噩夢。
有將軍想著走谷地,迂迴進攻,可看似兩個山間隔不遠,可走在山谷底部,可能走幾天都是走不出來。
蜀地很難進攻,因為只要派遣少量部隊,卡在一些險要的地位,足以讓外界入侵的大軍一籌莫展。
蜀道難走,巨大的後勤壓力,足以很多入侵大軍絕望。
不過,蜀地真的難走嗎?
只要派遣幾千大軍,攜帶一個月的糧食,捨棄後勤,避開關卡棧道,走著谷底,隱蔽前進,又是有巴蜀嚮導引導,走出大山,進入四川盆地,地面就會很好走;到了成都平原,更是平坦至極。
鄧艾滅蜀,就是率領一萬大軍,攜帶著一個月的乾糧,捨棄後勤,避開關卡,走著谷地,在嚮導帶領下,走出大山,進入四川盆地。
巘戅妙筆庫戅。可走出大山,進入平原的時刻,非戰鬥減員五千多,只剩下五千人軍隊,也是士氣低迷,戰鬥力低下。
可在攻克江油,進行了修整補給後,戰鬥力得到恢復,開始進攻在平原地帶,一些蜀國人口眾多的城池。
很多城池,都是隻有二三百民兵之類,負責守城,城池許久未能修建,城池幾乎是不設防。
這一刻,蜀國好似被脫去衣服的美女,幾乎是不設防,任由鄧艾進攻。
諸葛瞻出兵,到達涪縣後,尚書郎黃崇多次勸他迅速搶佔險要地勢,不讓敵人進入平原,諸葛瞻拒絕了。
後人評價是在,諸葛瞻短視。
可事實上,諸葛瞻是正確的。
險要地勢,為何能攔住敵人,主要是威脅敵人的後勤。
可鄧艾入蜀,打的就是無後勤戰鬥,對於不講究後勤的部隊而言,險要地勢根本無用。
地勢難克,直接繞開就可以了。
然後,錦竹大戰。
諸葛瞻率領三萬大軍,對決鄧艾五千大軍。
表面上看,鄧艾處在劣勢,可鄧艾的五千大軍,都是百戰老兵,軍陣配合默契,戰鬥力強大;可諸葛瞻率領著三萬大軍,卻是一群臨時召集起的民夫,是一群烏合之眾。
在野戰中,鄧艾左右包抄,可也差些被諸葛瞻打崩。
諸葛瞻,固然不如父親諸葛亮,比起鄧艾也遜色了很多,可並非無能,至少在中等偏上,不能因為戰敗,就是否定一切。
就好似趙括,長平之戰戰敗,很多人眼中趙括紙上談兵,似乎是廢物。
可你行,你上。
讓很多名將,穿越者到了戰場上,在戰場上對決白起,能打贏嗎?九成九還是打不贏,可能比趙括輸的還慘。
唯一取勝的穿越者,還是到了戰場上,利用黑火藥炸藥包,火炮等武器,進行降維打擊,才擊敗白起。
在不使用黑科技的基礎上,沒有誰能取得長平之戰勝利。
……
PS:第三更了,依舊是萬字更新,在這裡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