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的中間,是一尊金色佛,坐於虛空之中,無數日月星辰圍繞在周圍,把光輝都加持在這尊金色佛陀身上。
這尊金色佛陀雙眼微微閉,盤膝,雙手結印,神態安詳,卻不像別的寺廟裡面佛像的威嚴,透漏出來的是一種親切,熟悉的氣息。
看著金色佛陀,項羽好似有一種感覺,這尊佛就是自己的千百世起源的前生。
小乘佛法,講究著渡己;
大乘佛法,講究著渡人。
小乘,大乘,本無高下之分,唯有學會渡己,才能渡人。
唯有自己成佛,才能渡人為佛。
真正的佛像,也不是威嚴,也不是巨大,而是看了之中,讓人覺得這尊佛就是自己前世的感覺,煥發出人的佛性。
“神魂存想於天庭。”
“天庭者,眾神之所歸,眾佛之靈臺。觀想天星之氣貫頂而入,寸寸深入,與神魂結合,幻象重生,神魂可得清涼,炙熱,酸辣,又可見天上瓊樓玉女,又可見修羅惡鬼,可見天女諸菩薩,可見天地眾神,可見上古聖賢,又可覺已墮輪迴,又可覺戰陣廝殺,又可覺軟玉溫香,又可覺父嚴母慈,又可覺自己武力滔天,翻江倒海,又可覺遍體腐爛,白骨累累,此諸般幻象,一切不管,守定心神,觀想虛空有一佛,名為阿彌陀,結彌陀法印,此佛為天地眾生本來面目,守護本念,不為一切所動,能免災厄。忽然又感,天星之氣已觸神魂,以大力向上拉扯,人有白日飛昇之意,此時便以莫大定力定神,於體中沉浮,切不可真意出竅,凡此種種,皆為虛妄……………”
項羽品味著,感悟著其中的真諦。
這本觀想法,本質上講述的是如何成為過去佛。
如何成佛,經文中說,要經歷美色誘惑,金錢誘惑,權力誘惑,美色誘惑,情感誘惑,還要克服死亡畏懼,寒暑畏懼。
克服這些誘惑和畏懼,做到心不動。
心不動,故而世界不動。
因為心不動,故而過去永恆,可化為彌陀佛,化為過去佛。
心念一動,進入入定當中。
無盡的星光,進入腦門當中,進入身軀當中,頓時神清氣爽。
接著,觀想彌陀佛,鎮壓種種心魔,明白自己千百世的本來面目。
忽然,又是一番感覺,面前惡鬼叢生,修羅夜叉,魔鬼四面環繞,好好個個都要撲上來吃人喝血。
項羽好像是跌入了修羅地獄之中,耳邊好像是傳來了各種淒厲的叫聲,環繞不絕。
他並不理會,緊守心神。
忽然又一變,如墜入溫柔鄉中,美女如雲,妙處若隱若現,輕歌曼舞。
項羽經受住了誘惑。
忽然又變,四面廝殺,屍山血海,置身戰場刀槍叢林之中。
項羽再次緊守。
忽然之間,自己全身腐爛,爬滿蠅蚊蛆蟲,節節白骨外露。
項羽依舊緊守,心中剎那明悟了什麼叫生死無常,恐怖的心盡去。
幻象百般的變換,突然之間:
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