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他不是窮途末路,烏江自刎的楚霸王;而是還活著,霸氣沖天的周武王。
…………
“項王來了!”
彭城,劉邦得到訊息,臉色不變,似乎從容淡定。
可袖子下的手臂,卻是在微微發抖。
蕭何沉默著,不言。
可心中在顫抖,開口道:“這是項王的《討賊宣言》……”
劉邦道:“我們能打過項王嗎?”
“不能!”
蕭何說道:“彭城無險可守,唯有退守壽春……堅守壽春,一旦項王就攻不克,又是齊國出兵牽制項王……我等可與項王促和!”
劉邦也罷,蕭何也罷,都沒有想著擊敗項王,這是不可能的。
就好似建國時期,抗美援朝戰場上,華夏從來沒有想著擊敗金鷹國,因為不可能。只是想要在戰場上拖住美國,拖得美國不想打了,簽訂和平協議。
次日,劉邦大軍退去。
直接撤離彭城,退守在壽春,藉助著這裡險要的地勢,要抵擋項羽大軍。
同時,邀請齊王出兵救援。
這一刻,韓信率領大軍擊齊軍,在北線對抗齊國。
頓時,在華夏戰場上,一分為二,分為兩個戰場,兩個戰場上同時血戰,一面血拼齊國的田榮;一面血拼起楚國的劉邦。
至於其他的小諸侯,可能作壁上觀……可作壁上觀,就是對他最好的支援。
兩面作戰,兵力分散,犯兵家大忌。
不過關中深厚的底蘊,強大的兵力部署,足以彌補戰略上的不足。
唯一可惜,項羽還沒有兒子,沒有兒子是他最大的破綻。
在劉邦,撤離彭城的路上,遭遇楚軍騎兵攻擊。
劉邦大軍慘敗。
可殘部還是撤退到了壽春。
“可惜了!”
項羽道。
有好幾次,想要拿著戰戟,衝殺在前,可在陳平的勸阻下,還是止步了。
他是君王,不是將軍,不能隨意在戰場上衝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