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陣北風過後,草原上的色彩就變了模樣。枯黃,隨著日升日落,一天天地由北向南逼近,翠綠的草原被染成墨綠,而後留下一片逐漸漫延著的枯黃。中文網首發
“呦喝!”騎在馬上的呼勒,看著身後的草場,鞭子一揚,催促著身前的牛羊往前趕路。每年這時候,他都必須順著斜寸嶺,從北往南遷移,一直到斜堆的冬季牧場。在那裡,他的牛羊還能再吃上一個月的草,而後便只能靠著山嶺,度過令人難熬的四個多月冬季。
今年的氣候有些奇怪。北方的夏季牧場草木極為旺盛,讓呼勒家的牛羊增長了近三成。然而,呼勒卻知道,這個冬天,多出的這一百多頭小羊,他卻根本沒法把它們養大。
南邊的冬季牧場可不只是呼勒他們一家的,而是屬於整個吉利吉思部。如果所有的部族在這個夏季牛羊都增長三成,整個冬季牧場就根本承受不了這麼多的牛羊。
這反而可能是個災難。
如今唯一的辦法,就是儘量拖慢南遷的速度,在路上讓這些牛羊吃得更飽些。而後儘可能快的把多餘的牛羊賣出去,否則雪一下,就得把多餘的牛羊宰殺扔掉。中文網更新最快 手機端:://
前方湛藍色天空下,一柱炊煙彎彎曲曲地升起。
呼勒放緩馬步,望空甩出一朵鞭花,嘴裡吼出更加幽長的呼喝:“呦呦喝勒”
不久,身後便出現了一輛牛拉著勒勒車,車上堆滿了雜物,上面坐著一老一少兩個女子,車後,還有一個十來歲的小夥子騎馬相隨。
在陽光微斜時,呼勒終於趕著他們家的牛羊,帶著婆娘與一雙兒女,到了他們部落的這個冬季宿營地。
宿營地分佈在斜寸嶺的東側,靠著山嶺背風的地方,早已被先來的牧民佔據。呼勒只能在外圍匆匆地紮好帳篷,而後不顧婆娘憤怒的吼叫,騎上馬往帳篷最集中的地方衝去。
每年這時,那裡都會有一個臨時的集市,所有準備過冬的牧民,都會在這裡與往來的胡商交換一些過冬時需要的物資。
呼勒一邊打馬飛奔,一邊不停地跟從帳篷裡鑽出來的人打招呼。有他的堂兄阿斯根,去年他們家的牛羊就比自己多,今年不知道會增加到什麼程度;還有他的安達格根,站在他身邊的婆娘,似乎更加水靈了,這讓呼勒不由自主的舔了舔嘴唇。
對自己不屑一顧的是特木爾,呼勒一眼瞟去,他的帳篷裡竟然有三四個女子。這讓他感覺很不好。
臨時的集市裡,已經聚集了不少的人。基本都是胡商,擺出的貨物亂七八糟。有零零碎碎的絲綢,有銀壺與木碗,有銅盆與鐵鍋,有馬鞍與韁繩,還有各種衣袍飾品。
衣袍飾品呼勒是堅決不會要的,自己的婆娘再怎麼打扮都沒有效果,女兒還小,也沒到需要打扮的年齡。
絲綢卻是必須得要一些,族長已經發出了徵兵令,最遲明年開春之後就得出徵。好的鎧甲呼勒根本不敢指望,只能多備些絲綢,墊在皮甲之後,身子中箭時便能把傷勢降到最低程度。
馬鞍、韁轡、馬鐙,其實都應該換了,但是呼勒很悲哀地發現,今年羊的價格果然跌得很慘。即使他把今年所有增加出來的的羊都賣掉,也不夠給自己的馬增添一套全新的配具。
最多人圍著的一個攤主,竟然是個漢人,這有些稀奇。呼勒還從來沒見過一個跑這麼老遠來做生意的漢人。據他所知,漢人都喜歡在城鎮中開店,受不得風吹雨淋。以他們瘦弱的身子骨,進了草原,會被野狼輕鬆撕碎。
擺攤的是一個方臉短鬚、年近四十的漢人。那漢人看著身子不算厚實,但音色洪亮,操持一口不太利索的蒙古語。三四個隨從之中,有女真人也有高麗人。
與其他攤位上的雜亂不同,這幾人把所有的東西都歸置的整整齊齊,甚至還有一個專門擺放貨物的木架。木架上的貨物其實並不多,算下來只有三種。
一種是陶質器皿,有碗、盆、杯、勺。呼勒搖了搖頭,這些東西看著好看,其實不耐用,一摔就壞。